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白云中学湖南地方文化常识历史部分复习第一单元湖南境内的重大考古发现和传说湖南境内著名的远古遗址距今时间、所在地及重要考古发现(1)、玉蟾(chán)岩遗址,位于道县(属永州市),距今1万年左右。出土了稻谷颗粒。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人工栽培稻标本,是探索稻作农业起源及水稻演化历史的珍贵资料。出土的陶片是迄今发现的我国最原始的陶制品之一。(2)、高庙遗址,位于洪江市(属怀化市),距今8000-5500年,考古发现了大型祭祀场所,有助于探寻我国宗教祭祀活动的起源和发展。还发掘出一座远古部落首领夫妻墓。出土的陶器表面出现凤凰图案。(3)、彭头山遗址,位于澧县(属常德市)。距今约8000年。这里出土的一万多粒稻谷和大米,出土的稻谷和大米数量超过国内此前发现的总和。说明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世界水稻栽培最早的地区之一。对研究稻作农业的起源有重要价值。遗址中有房屋遗迹和厚重的陶器。(4)、城头山遗址,位于澧县,距今5500年左右,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旳最早城址,号称“中国第一城”。此处发现有6500年以前的稻田及配套灌溉设施遗存。这是世界上己知的最古老的水稻田。湖南境内跟炎帝、蚩尤、舜、禹有关的传说(1)、炎帝,姓姜,又称神农氏,与黄帝的战争失败后迁至湖南境内,教民耕种,为民治病。炎帝陵位于炎陵县(属株洲市)。(2)、蚩尤,是九黎部落联盟的首领,在与黄帝的战争中兵败被杀。九黎部落成为南方苗族先民的一部分。(3)、舜,南巡征战,打败三苗。舜帝病逝,葬于湖南九嶷山。舜帝陵位于宁远县(属永州市)。(4)、禹,十三年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禹走遍天下,远及衡湘。长沙岳麓山有禹王碑,衡山有多处禹王遗迹。四羊方尊的发现地及图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picview/33146/33146/0/b2de9c82d158ccbf96132f9b19d8bc3eb03541e0.html"\o"查看图片"\t"_blank"四羊方尊出土于宁乡县(属长沙市)。四羊方尊是非常精美的青铜器,也是现存最大的青铜酒尊。(图片请看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有这张图片)。龙山县里耶秦简、长沙马王堆汉墓、长沙走马楼吴简发掘的意义(1)、2002年6月,在湖南龙山县(属湘西自治州)里耶镇的一口古井中出土了3.6万余片秦简。数量超过目前国内所出秦简的总和。书体类似篆书过渡到隶书的形态。对秦王朝的历史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记载。里耶秦简一简-事,构成完整公文,为秦时政治经济制度、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非常珍贵的材料。(2)、长沙马王堆发掘出三座西汉墓葬,出土了大批随葬品。重要的有:T形帛画,素纱襌(dān)衣,导引图。出土了一具保存完好的西汉女尸。对研究古代的社会生活、医疗和防腐技术具有重要价值(3)、长沙走马楼吴简,一次性出土简牍最多的地方,有三国吴简17万余片。对研究三国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第二单元古代湖南的开发与发展春秋时期楚国逐渐控制湖南地区。战国中期楚文化基本取代湖南境内的越文化和蛮濮文化。战国后期秦国占领楚国黔中郡,在湘江流域设立长沙郡(1)、楚国的中心地区在江汉平原。春秋中期,楚人进入岳阳、汨罗一带,建立了罗子国城和糜(méi)子国城。春秋晚期,楚人控制湘江中下游地区。(2)、战国早期,楚悼王在湖南地区建立了全面的统治。战国中期以后,楚文化基本取代湖南境内的越文化和蛮濮文化。战国中期,楚国设置黔中郡,管辖湖南部分地区。(3)、战国后期秦国占领楚国黔中郡,并灭掉了楚国。秦国控制了湖南全境,重设了黔中郡,郡治在今湖南沅陵县(属怀化市)。秦国灭楚以后,又在湘江流域设立长沙郡。西汉吴氏长沙国与刘氏长沙国的建立者(1)、西汉初,刘邦封开国功臣吴芮(ruì)为长沙王,建立了湖南历史上第一个诸侯国---长沙国,以临湘故城(今长沙市区)作为王国都城。吴氏长沙国始终维护国家统一。(2)、公元前157年,吴氏长沙国因绝嗣被废。公元前155年,汉景帝册封儿子刘发为长沙王,刘氏长沙国建立。刘发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刘氏长沙国废除于西汉灭亡时。三国时期湖南地区先属刘备势力,后属孙吴208年,孙权、刘备联军打败曹操,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战后,刘备乘虚南下,占领湖南地区。后来,吕蒙杀关羽,吴国占领荆州地区。五代十国时期马氏楚国的建立者与发展商贸的举措927年,后唐正式册封马殷为楚国王。马氏楚国建立后,改潭州为长沙府,定为国都,史称“马楚”,成为五代时期的割据政权之一。发展商贸的措施:免收关税、招徕各地商人,开创湖南“招商引资”的先河,茶叶成为南北贸易的重要商品。铸造铅、铁钱,在境内流通,还出现纸币的雏形---“契券”。北宋招抚梅山蛮及在梅山地区设置的两县招抚:梅山蛮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