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推荐).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大班教案(推荐).docx

大班教案(推荐).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大班教案实用的大班教案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大班教案篇1活动目标1、通过比较认识狐狸和狼,使幼儿能区分狐狸和狼不同的生活习性和外型特征,并了解它们的共性。2、丰富词:群居、野兽。复习词:狡猾、蓬松活动准备课件-图片:狐狸和狼活动过程一、介绍狐狸1、提问:(1)什么动物是很狡猾的?(出示狐狸图片)(2)狸什么地是很狡猾的?教师小结:狐狸会装死,会用尾巴把脚印扫掉,会放臭气熏人,会守在兔子洞口,会游水偷鸭子吃,狐狸知道猎人来捉它时还会把放出的.臭气除掉。(3)狐狸住在哪里?吃什么东西?(草原、树林,专吃兔、鸡、鼠)二、讲故事:狐狸的一家三、用比较的方法介绍狼1、出示狼的图片:这是什么动物?2、比较狼和狐狸的不同点(1)狐狸喜欢吃鸡、兔,狼喜欢吃什么?(2)牛、马的力气、身体都很大,狐狸吃不下,狼怎么吃得下?(狼的身体比狐狸大,狼是一群一群出来找食的)(3)狼和狐狸还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大小、尾巴)3、教师小结(1)不同点狐狸:狡猾、是一只或两只生活在一起,吃兔、鸡等小动物,尾巴蓬松。狼:冬天群居,吃鸡、兔、羊、牛、马等动物,尾巴像条绳子,向下垂。(2)相同点:狐狸和狼都吃动物的肉、都有尖锐的牙齿和爪子,是晚上出来找东西吃,都生活在树林里,没有人养的,所以它们都是野兽。四、思考提问:狐狸和狼谁凶?谁比狼还凶?(老虎、狮子等)大班教案篇2活动目标1、感知球体、圆柱体、长方体等立体图形的特征。2、能尝试按图纸制作立体纸盒。3、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活动准备1、球体、圆柱体积木、长方体,易拉罐、乒乓球等实物若干。2、自制图形纸若干、剪刀、胶带、浆糊等。活动过程1、观察比较球体与圆柱体,感知图形的特征。(1)出示球体与圆柱体。让幼儿通过滚动实验,感知两个形体相同与不同的地方。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个很有趣的图形,是什么图形呢?有谁认识吗?它们有什么地方一样,又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呢?(2)师小结:不管从哪边看,球体都是圆的,可以向任何方向滚动,叫球体。看起来像柱子,从上向下一样粗,两头是圆的,并且两个圆一样大,叫圆柱体。(3)进行游戏:看谁找得对。请幼儿找一找老师提供的物体中有哪些东西是球体的,有哪些东西是圆柱体的。师:现在请你们来找一找球体和圆柱体,找到后请你大声说出这个物体是球体还是圆柱体。2、认识长方体,并尝试根据图纸制作礼物盒。(1)出示一个长方体纸盒,先认识长方体,再请幼儿将盒子拆开,仔细观察长方体的构造图,引导幼儿发现折痕。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图形,这个图形的名字叫做长方体,那么它是怎么组合而成的呢?从盒子来看,看的不清楚,我们一起来把纸盒拆开来看一看,好么?(2)将拆开的纸盒还原,进一步感知如何制作立体纸盒。3、根据图形纸,自己制作长方形纸盒。师:看看,老师今天带来了许多美丽的'图形纸,让我们一起来跟着这些图形纸制作一个漂亮的纸盒吧。4、装礼物:互相欣赏礼物盒并装礼物。反思:这是一节让幼儿感知球体、圆柱体、长方体等立体图形的特征的活动。这个活动很有新意,让孩子在实践中去感受和理解,通过自己动手去尝试、探索,他们更容易了解其特征。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十分浓厚,课堂活动气氛非常活跃。刚开始的观察球体和圆柱体,引导他们自主发现图形的特征!还请幼儿亲自做实验,充分感知图形的特征!之后,教师请幼儿在给出的图形中找出球体、圆柱体,进一步的巩固图形特征!幼儿对长方体的构造很感兴趣,对做礼物盒很感兴趣,在引导幼儿做纸盒前,可以先示范下,孩子制作礼盒的过程中就会不易出错。大班教案篇3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的书与人们之间的关系。2、对书产生阅读的情趣。3、探索、发现生活中书的多样性及特征。4、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教学准备:教师挑选一些特殊的书;PPT、四张桌子、记录板等教学过程:一、兴趣导入——我最喜欢的书1、介绍自己喜欢的书。“你喜欢的是什么书?为什么”(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了解幼儿对书的经验)2、小结:原来书能告诉我们故事、了解许多知识、让我们变得越来越聪明。二、观赏讨论——感知不同的书是为了满足不同人的需要(从书到人)1、老师呈现自带的书。“看看老师带来的是什么书,是谁需要的,有什么特别的地方?”2、幼儿自由看老师提供的图书。(小学课本、地图书、教科书、布书、日文英文书等)3、交流:这些书有什么用,谁需要的。4、教师重点介绍布书、盲文书。5、小结:不同的'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国家人都喜欢看书,为了满足不同人的需要,许多书变得不仅有用,还很有趣。三、想象交流——进一步对书产生兴趣与阅读的情趣(从人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