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总复习(JS版)高三化学专题质量检测:专题六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茂学****23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考总复习(JS版)高三化学专题质量检测:专题六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WORD版含答案.doc

高考总复习(JS版)高三化学专题质量检测:专题六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WORD版含答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题质量检测(六)eq\a\vs4\al(\o(\s\up7(温馨提示),\s\do15(对应专题质量检测21页)))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在上海世博会中“低碳”是出现频率较高的概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近年气候变化主要是人为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造成的B.应对气候变化,需要优化能源结构,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效,发展清洁能源C.“低碳经济”就是以无能耗无污染为基础的经济D.“低碳经济”包括大力发展森林经济,有序砍伐森林解析:解答本题关键抓住“低碳”的含义,其一层含义是限制或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或者限制使用含碳燃料使用;另一层含义是采用有效措施吸碳(吸收二氧化碳)。温室效应就是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含量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的现象,近年来气候异常就是温室气体造成的,A正确;优化能源结构,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B正确;“低碳经济”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C错误;科学使用燃料,加强植树造林,绿化大地,防止温室效应给全球带来的巨大灾难,D正确。答案:C2.已知Zn(s)+H2SO4(aq)===ZnSO4(aq)+H2(g)ΔH<0,则下列关于该反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旧键断裂需吸收能量,新键形成需放出能量,所以总能量不变B.上述热化学方程式中的ΔH的值与反应物的用量无关C.该反应的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电能D.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解析:任何一个化学反应,其反应前后都有能量的变化;在所给反应中,反应放热,则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答案:A3.相同材质的铁在图中的四种情况下最不易被腐蚀的是()解析:在A中,食醋提供电解质溶液环境,铁勺和铜盆是相互接触的两个金属电极,形成原电池,铁是活泼金属,作负极;在B中,食盐水提供电解质溶液环境,铁炒锅和铁铲都是铁碳合金,符合原电池形成的条件,铁是活泼金属,作负极,碳作正极;在D中,酸雨提供电解质溶液环境,铁铆钉和铜板分别作负极、正极,形成原电池;在上述三种情况中,都是铁作负极,铁容易被腐蚀;在C中,铜镀层将铁球覆盖,使铁被保护,所以铁不易被腐蚀。答案:C4.参照反应Br+H2―→HBr+H的能量对反应历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正反应为吸热反应B.正反应为放热反应C.加入催化剂,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增大D.从图中可看出,该反应的反应热与反应途径有关解析:该反应中反应物Br+H2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HBr+H的总能量,故正反应为吸热反应,A正确;ΔH=117kJ/mol-42kJ/mol=75kJ/mol,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与终态有关,与反应途径、是否使用催化剂无关。答案:A5.某学生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化学反应X+2Y===2Z能量变化情况的研究。当往试管中滴加试剂Y时,看到试管中甲处液面下降,乙处液面上升。关于该反应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②生成物的总能量比反应物的总能量高③该反应过程可以看成是“贮存”于X、Y内部的能量转化为热量而释放出来A.①②③B.①③C.①②D.③解析:由于在试管中滴加试剂Y时,甲处液面下降,乙处液面上升,说明体系内的压强大于大气压强,其原因是生成物的总能量比反应物的总能量低,X+2Y===2Z的反应放热,使体系内的压强增大,致使甲处液面下降。答案:B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硫酸与1molBa(OH)2完全中和所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B.25℃、101kPa时,1molS和2molS的燃烧热相等C.CO是不稳定的氧化物,它能继续和氧气反应生成稳定的CO2,所以CO的燃烧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101kPa时,1mol碳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碳的燃烧热解析:中和热是在稀溶液里强酸与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时所释放出的热量,而1molH2SO4和1molBa(OH)2完全中和时生成2molH2O,A错误;燃烧热指在25℃、101kPa时,1mol该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与实际燃烧的硫的物质的量无关,B正确;C不完全燃烧产生的CO是一种良好的气体燃料,其燃烧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C错误;燃烧热是温度和压强的函数,因为不同温度下测得的反应热是不同的,故未指明温度谈燃烧热无意义,且若碳不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也不能称为燃烧热,D错误。答案:B7.(原创题)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发射成功,发射使用的是长征3号丙运载火箭。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前两级使用的是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N2O4)作为推进剂,燃烧时N2O4为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