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总复习(JS版)高三化学专题课件:专题八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ppt
上传人:一条****然后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29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考总复习(JS版)高三化学专题课件:专题八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ppt

高考总复习(JS版)高三化学专题课件:专题八溶液中的离子反应.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热点信息】2010年3月17日,河北邢台市宁晋县大陆村发生村民饮用自来水中毒事件,经过检验中毒村民家的自来水中的亚硝酸盐含量超标数倍,有的甚至超标近10倍。亚硝酸盐中毒的原理是其与人体中血红蛋白作用,使正常的二价铁被氧化成三价铁,形成高铁血红蛋白。高铁血红蛋白能抑制正常的血红蛋白携带氧和释放氧的功能,因而致使组织缺氧中毒。一般情况下,当人体一次性摄取300mg~500mg亚硝酸盐时,就会引起中毒。腌制蔬菜、熟剩菜等易产生亚硝酸盐,不法分子把工业用盐当作食盐更是亚硝酸盐的一大来源。【命题构想】探究物质中毒原理、解毒方法以及利用化学方法测定有毒物质的含量或者根据所测含量判断食用该物质是否安全等都可作为命题切入点。【典例】某研究小组用碘量法测定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有关反应如下:2NaNO2+2H2SO4+2KI===2NO↑+I2+K2SO4+Na2SO4+2H2O;2Na2S2O3+I2===Na2S4O6+2NaI。取lkg泡菜,榨汁,将榨出的液体收集后,加入提取剂和氢氧化钠,使泡菜汁中的亚硝酸盐都转化为亚硝酸钠。在过滤后的滤液中加入氢氧化铝乳液。再次过滤后得到滤液,将该滤液稀释至1L,取25.00mL稀释后的滤液与过量的稀硫酸和碘化钾溶液反应,再选用合适的指示剂,用0.05000mol·L-1Na2S2O3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实验数据记录如下:滴定次数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中可选用的指示剂是________,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2)在过滤后的滤液中加入氢氧化铝乳液的目的是________。(3)25.00mL稀释后的滤液应放在_______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4)有经验的厨师在做泡菜时往往加入适量的橙汁,以减轻亚硝酸盐的危害。这主要是因为橙汁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C具有________性(填“氧化”或“还原”)。(5)若某人一次食入0.125kg这种泡菜,是否会引起中毒?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6)盛放Na2S2O3的滴定管在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结束后俯视读数,则所测泡菜中NaNO2含量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解析】(1)根据I2与淀粉作用显蓝色这一现象,可选用淀粉作指示剂。(2)氢氧化铝乳液属于胶体,能吸附泡菜汁中的色素,便于观察滴定过程中加入指示剂后溶液的颜色变化。(3)稀释后的滤液中需加入稀硫酸,所以应放在酸式滴定管中。(4)因为NaNO2具有氧化性,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维生素C能与NaNO2发生反应。(5)3次滴定消耗Na2S2O3标准溶液体积的平均值为20.00mL,根据2NaNO2~I2~2Na2S2O3,1kg泡菜中含有NaNO2的物质的量=1000mL×0.05000mol·L-1×20.00×10-3L/25.00mL=0.04mol,泡菜中NaNO2的含量=0.04mol×69g/mol÷1kg=2.76g/kg。0.125kg泡菜中NaNO2的质量=2.76g/kg×0.125kg=345mg>300mg,会引起中毒。(6)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使标准液的体积偏小,结果偏低。【答案】(1)淀粉蓝色刚好褪去且半分钟内不变色(2)除去色素(3)酸式(4)还原(5)会中毒摄入的NaNO2质量为345mg>300mg(6)偏低【热点剖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和滴定原理的实际应用。解答时一是要根据题目信息明确NaNO2的中毒原理,二是计算泡菜中NaNO2的含量时要正确利用关系式法,另外还要注意单位换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