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辽宁省大连市部分学校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4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4年6月辽宁省大连市部分学校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pdf

2024年6月辽宁省大连市部分学校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4年辽宁省中考对标模拟试卷语文注意事项:1.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2.本试卷共四大题,23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一、积累运用(17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燥热(zào)云宵(xiāo)呜咽(yiÈ)持之以恒(béng)B.倔强(jué)安详(xiáng)震憾(hàn)一气呵成(bē)C.星宿(xiù)练达(liàn)拘泥(nì)鲜为人知(xiǎn)D.龟裂(jūn)溃退(kùi)取缔(dì)李代桃疆(jiāng)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对自己人生的责任心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根源。一个人______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建立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生活信念,他才可能自觉地______和______起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不能想象,一个不对自己负责的人怎么会爱他人和爱事业,一个在人生中______的人怎么会坚定地负起生活中的责任。A.只要选择承担随波逐流B.只有选择承担随波逐流C.只有承担选择随声附和D.只要承担选择随声附和3.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端午,我们要向野草致敏。②艾草与天地交互的能量,在这一天达到极致。③人们用她沐浴,或把她挂在门头。④无论是在体感、味觉方面,还是在精神方面,她都可以助你过好夏天。⑤身康心安,是艾草给你的祝愿。⑧而菖蒲不喜争。如果水肥,它就壮一些:如果水寡,它就纤一些。随水而安,附石而定。不贪天地,淡泊自在。⑦她从叶到根,都有药用。⑧一方水土,养一方植物,养一方人。⑨这些野草,顺应天道地气,有了通达人情之力。⑩端午,致敬野草,就是致敬天地的给予、自然的馈赠。A.加点词语“向”“这”“祝愿”“壮”依次是介词,代词、动词和形容词。B.“挂在门头”“养一方人”“身康心安”“致敬野草”四个短语的结构各不相同。C.句②的句子主干是“艾草的能量,达到极致”。D.句⑥中“如果水肥,它就壮一些”是假设关系复句。4.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5分)(1)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论语》,儒家经典著作,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B.杜甫,字子美,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世尊为“诗圣”C.《琐记》出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记述了鲁迅在南京求学时如饥似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D.“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性文体,大多是借一种事物或现象来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与现代的杂文颇为相似。(2)名著阅读(3分)班级要举办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通过课外搜集、阅读资料,你们小组认为对于个人而言,自信自立、勤思苦学、勇于开拓、面对困境不屈不挠等,都是自强不息的表现。请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相关情节,对“自强不息的内涵”进行阐释,以备代表小组发言。简·爱保尔孙悟空5.古诗文默写(6分)(1)海内存知己,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无丝竹之乱耳,______。(刘禹锡《陋室铭》)1(3)______,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4)______,行舟绿水前。(王湾《次北固山下》)(5)《过零丁洋》中表现诗人崇高的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气节的名句是:______?______。二、古诗文阅读(17分)(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6题。(3分)【甲】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乙】中吕·朝天子·秋夜客怀〔元〕周德清月光,桂香,趁着风飘荡。砧声①催动一天霜,过雁声嘹亮,叫起离情,敲残愁况,梦家山身异乡。夜凉,枕凉,不许愁人强。【注释】①砧声:这里指捣衣声。6.下面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两首诗都于自然中入景入情表达了游子的羁旅之思。B.甲诗无一“秋”字,但却描绘出一幅凄凉的秋郊之景,并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C.“月光,桂香,趁着风飘荡”呈现出一幅银辉泻地、微微闻到风中飘荡桂香的美妙场景,衬托诗人惬意喜悦的心境。D.乙诗通过色、香、声、感,将“秋夜”与“客怀”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清丽秀美,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7~10题。(14分)【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慧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曰:要离之刺庆忌也,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