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语文.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09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语文.doc

2009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语文.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北京中考网—北达教育旗下www.beijing518.com电话010-627544682009年大连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语题号得分分钟.本试卷1—8页.满分150分,含书写3分,另有附加题8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文附加题总分一二三四书写得分一,(24分)语言积累与运用1.将下面的文字抄写在田字格中,要求规范,端正,整洁.(2分)细心揣摩成竹在胸评卷人2.给加点的字写出正确的拼音.(2分)菜畦()贮蓄()问心无愧(...)开卷有益(.)3.在括号里改正错别字;在横线上填写汉字.(2分)左右逢原()一如即往()五彩(bān)斓一代天(jiāo)4.在你认为有语病的地方画上横线,在括号里写出修改意见.(2分)中学生要多参加有意义的一些活动,充实自己的生活,这样在写文章时才能有丰富的素材.()5.从下面的语段中筛选出两条主要信息,写在横线上.(2分)自2003年10月始,我市文物部门对旅顺营城子汉墓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抢救性发掘.截至2009年2月,共发掘两汉时期各类不同形制的墓葬210座,出土文物4000多件,有陶器,青铜器,铁器,玉器等.其规模之大,在墓葬形制,埋葬习俗及出土文物等特征方面之统一,国内罕见.无数大连人惊叹:原来咱有这么多引以为豪的城市历史文化.2008年市政府正式立项,投入1000万元,在营城子汉墓原址建立大连汉墓博物馆.不久的将来,大连汉墓博物馆就将和我们见面了.①②6.仿照下面这句话,用"如果……如果……如果……都……"写一句话.(2分)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我的母亲》胡适)7.以下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2分)错误()..A.汪曾祺是一位非常讲究语言艺术的作家,《端午的鸭蛋》充分体现出他在语言上的追求:平淡而有味,北京中考网—北达教育旗下门户网站www.beijing518.com电话010-627544681北京中考网—北达教育旗下www.beijing518.com电话010-62754468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B.马致远,元代著名戏曲作家.《天净沙秋思》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浓重乡愁.C在我们学过的小说中,起线索作用的人物形象屡见不鲜.如《孔乙己》里的小伙计,《最后一课》里的小弗郎士,《芦花荡》里的两个女孩,都是小说中的线索人物.D.泰戈尔,印度文学家.作品有诗集《新录?《飞鸟集》等.散文诗《金色花》让我们感受到浓浓的母子之爱.8.默写填空.(10分)(1)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2)后值倾覆,,,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诸葛亮《出师表》),.(3)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王安石《登飞来峰》)(4)曹刿阻止鲁庄公乘胜追击的原因是:,,.(《曹刿论战》)(5)大自然美妙的乐音令人陶醉:"泉水激石,泠泠作响",令吴均生发出对大自然的爱慕:",."(《西江月》)让辛弃疾听到了丰收的讯息.得分评卷人二,古诗文阅读(16分)古诗文阅读(一)生于忧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所以动心忍性,是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1)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喻()))(2)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则(.(3)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然(.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11.请概括回答"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中"是人"指的是哪一类人.(2分)(二)晋文公伐原,与士期七日,七日而原不下,命去之.谋士言曰:"原将下矣,师吏请待之."公曰:"信国七日而原不下,七日而原不下命去之.之宝也,得原失宝,吾不为也."遂去之.明年复伐之,与士期必得原,然后返,原人闻之,乃下.卫人闻之,以文公之信为至矣,乃归文公.故曰"次原得卫者",此之谓也.文公非不欲得原也,以不信得原,勿若不得也.必诚信以得之,归之者非独卫也.文公可谓知求欲矣.凡人主必信信而又信谁人不亲非信则百事不满也故信之凡人主必信信而又信谁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