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2-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至隋唐时期专题整合提升课课件1.ppt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7.6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2-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至隋唐时期专题整合提升课课件1.ppt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2-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至隋唐时期专题整合提升课课件1.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题整合提升课链接一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对社会的影响1.士族庄园经济“士族”是东汉以来豪强地主势力迅速发展的产物,它形成于汉魏之际,巩固于西晋,鼎盛于东晋,在南朝时逐渐衰落。士族以家庭为基础,以门第为标准,形成地主阶级中的特权阶层。士族在经济上广占良田,形成了庄园经济。士族庄园占有大量土地,拥有许多依附农民,却不向国家承担各种赋税和徭役,影响国家的财政收入和兵役杂税的来源。同时这种经济具有明显的封闭性,它是这一时期分裂割据的经济基础。2.寺院经济: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得到统治者的支持,佛教广为传播,导致寺院经济实力增强。寺院占有许多劳动力,不在国家户籍。寺院经济过度发展,广占田宅,侵夺百姓,与官府争夺劳动力和税收,农民负担加重。寺院经济的发展,也为这一时期佛教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链接二隋唐时期中国封建社会的全面繁荣隋唐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呈现出全面的空前繁荣,表现为:1.政治上:隋朝是我国历史上继往开来的重要朝代,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但因暴政很快被农民起义推翻。唐朝是一个强盛的封建帝国,唐初统治者吸收隋亡教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唐王朝出现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繁盛局面。本时期一系列的政治制度和统治政策得以革新和完善,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具体表现在:形成了以三省六部制为核心的政治格局;科举制创立并完善;从府兵制到募兵制的转变。2.经济上:封建经济空前繁荣。表现在:江南地区经济发展迅速,逐步与中原地区接近;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手工业发达,商业繁荣,城市兴旺,出现以工商业为主要职能的城市;均田制、租庸调制和两税法等经济政策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封建人身依附关系开始松弛。3.民族关系上: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巩固,统治者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促进和推动了边疆地区封建化的进程;中央政权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范围扩大,程度加深。4.对外关系上: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表现在:统治者推行开明的对外政策,中外交通发达,与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往来频繁。5.文化方面:科技文化全面辉煌,表现在:对外来文化兼容并收,科技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对亚洲尤其是东亚的许多国家产生巨大影响,形成了中国文化圈。[针对训练]1.(2016·北京高三统考)东晋南朝时谢灵运的田庄“春秋有待,朝夕须资。既耕以饭,亦桑贸衣。艺菜当肴,采药救颓”。孔灵符“立墅,周围三十三里,水陆地二百六十五顷,含带二山,又有果园九处”。这说明田庄()A.占田过限,违制兼并B.封疆裂土,富甲天下C.分工明确,交换频繁D.相对独立,自给自足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田庄经济。通过材料中“既耕以饭,亦桑贸衣。艺菜当肴,采药救颓”等信息分析可知田庄规模大,生产生活上自给自足。2.(2016·广安高三诊断)下图是出土于甘肃嘉峪关的魏晋墓葬壁画。据此可知当时()A.嘉峪关地区出现农耕经济B.牛耕技术在全国推广C.曲辕犁在北方大规模推广D.已被迫废弃均田制度解析:左图是耕地的场景,右图是播种的场景,所以反映的是魏晋时期嘉峪关地区农耕经济的发展状况,A项符合题意。B、C、D无从得出,排除。3.(2016·福建福州质检)唐武德七年(624年)颁布了均田法令,规定“诸庶人有身死家贫无以供葬者,听卖永业田,即流移者亦如之。乐迁就宽乡者,并听卖口分(田)”。这反映了唐朝()A.均田制趋向瓦解B.农民生活日趋贫困C.小农户自给自足D.土地买卖的限制放松解析:“听卖永业田”“并听卖口分(田)”并不能说明均田制趋向瓦解,故A项错误;材料论述生活贫困可以出卖永业田,不是农民生活日趋贫困,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不出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农户的永业田可以因为家庭情况的变化而出卖,说明封建土地买卖的限制放松,故D项正确。4.“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全诗风格豪放飘逸,境界雄奇瑰玮,笔势错综变化,诗韵亦随着诗人情感的变化几次转换,跌宕多姿,富有浪漫主义色彩。此诗最可能出自()A.屈原B.李白C.杜甫D.王维解析:本题考查对古代诗歌艺术的理解,根据材料中“豪放”“雄奇”“浪漫主义”可知属于浪漫主义诗人的作品,排除C、D,屈原的诗歌是楚辞,采用楚国方言,多用“兮”字,题干作品显然不属于楚辞。故这首诗出自李白。关联古代中国文明与雅典文明的比较[典题训练]1.(2016·四川乐山诊断)梭伦改革的解负令、罗马万民法和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在历史上发挥的共同作用是()A.都加强了封建中央集权B.都保护了自由民的私有财产C.都促进了民主政治发展D.都扩大了统治基础解析:梭伦改革时期的雅典处于奴隶社会,故排除A项;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本质上是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故排除B、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