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能力训练2 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含解析).docx
上传人:元枫****文章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8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1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能力训练2 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含解析).docx

2021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2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含解析).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题能力训练2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从魏晋到宋元专题能力训练一、选择题1.在唐朝,“凡遇军国大事,皆由政事堂商议决定,经皇帝同意后颁行。即使皇帝诏敕的诏令,也须经政事堂议决副署方为合法”。材料说明“政事堂”的出现()A.迎合了强化皇权的需要B.破坏了原有的决策程序C.提升了中书省的法定地位D.反映了相权集中并扩大的趋势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即使皇帝诏敕的诏令,也须经政事堂议决副署方为合法”,可知政事堂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而非强化了皇权,故A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提及原有的决策程序,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可以推断出,政事堂提升的是门下省而非中书省的法定地位,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凡遇军国大事,皆由政事堂商议决定,经皇帝同意后颁行。即使皇帝诏敕的诏令,也须经政事堂议决副署方为合法”,可知政事堂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唐初相权集中并扩大的趋势,故D项正确。2.唐玄宗时规定,“京官不曾任州县官者不得拟为台省(中央)官”;宋朝则规定:“举非州县之职,则毋以臺谏选焉”。由此可知,当时中央官员的选拔()A.强调对中央政令的服从B.注重出身和门第C.以官员的德和才为标准D.注重基层实践经验答案:D解析:题干材料没有涉及中央官员对中央政令的态度问题,故A项错误;对于中央官员的出身和门第问题,在题干材料中没有涉及,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论述的是中央官员的选拔标准是基层实践经验,而不是德和才,故C项错误;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唐玄宗时期的中央官员必须有州县官的经历,宋朝的中央官员必须从“州县之职”中产生,说明在唐朝和宋朝,中央官员必须有基层经历,故D项正确。3.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B.宋朝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皇帝制度。从材料信息看,宋太祖之所以闷闷不乐,是因为他顾忌史官对其言行的记载和由此产生的后世的评价。此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重史传统对君主个人行为的影响,故选A项。史官所撰写的内容不可能全部可信,排除B项;史官主要是为皇权服务的,且题干材料没有反映出史官与君主之间存在尖锐的矛盾,排除C项;从材料信息看,宋太祖明显不愿意史官记载对自己不利的言行,而非所有言行,排除D项。4.北宋名臣包拯清正廉洁、刚直不阿,民间尊称他为“包相爷”。他曾担任过转运使、兵部员外郎、开封府知府和枢密副使等职务,其中“位同宰相”的是()A.转运使B.兵部员外郎C.知府D.枢密副使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宋朝官员职务。转运使是中央在地方设置的官员,负责地方财政;兵部属于六部之一,兵部员外郎是宰相的下属官员;知府属于地方官职。三者都不可能“位同宰相”。枢密院属于中央机构,主管军政,枢密副使“位同宰相”,故选D项。5.史书记载:“行中书省……与都省(中书省)为表里……常赋岁钞四百万锭,各省备用之外,入京师者二百八十万锭。”材料反映了行省()A.代表中央治理地方B.是元朝的最高行政机关C.与都省相互制衡D.是征收赋税的专门机构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行省收取的税赋除一部分留作地方备用外,其余上交中央,可见行省代表中央治理地方,故A项正确;在元朝,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无法体现行省与都省的制衡关系,故C项错误;材料只反映了行省有收税的职权,并不能体现它是收税的专门机构,故D项错误。6.(2019课标全国Ⅰ,26)唐朝之前,荆楚民间存在一种祈求丰收的“牵钩之戏”,至唐朝称作“拔河”,广为流传。唐玄宗《观拔河俗戏》诗云:“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预期年岁稔,先此乐时和。”据此可知,在唐朝()A.江南文化成为主流B.耕战结合观念深入人心C.阳刚与力量受到推崇D.诗歌以描写宫廷生活为主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唐朝的社会生活。题干材料中的“恒贾勇”“英雄志”等信息反映出唐朝广为流传的“拔河”运动体现了当时人们对阳刚与力量的推崇,故C项正确。题干材料并未就江南文化与其他地区的文化进行比较,因此无法得出“江南文化成为主流”的结论,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并未涉及农耕与战争的关系,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中的“拔河”主要是流行于民间的体育运动,故D项错误。7.(2019课标全国Ⅲ,25)在今新疆和甘肃地区保存的佛教早期造像很多衣衫单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动;时代较晚的洛阳龙门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齐。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经济发展水平B.绘画技术进步C.政治权力干预D.儒家思想影响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儒家思想的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