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戊戌变法 (3).pptx
上传人:sy****29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X 页数:33 大小:13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6课戊戌变法 (3).pptx

第6课戊戌变法(3).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公车上书”公历史解释:汉朝时,政府用公车接送应试的举子,后来,把参加科举考试的举子叫做“公车”,故称为“公车上书”。第6课戊戌变法“公车上书”失败了,维新人士没有停止奋斗的步伐。自主学习二:学习指导:3分钟时间预习28页,回答下列问题当堂达标:1.十九世纪末,戊戌维新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变法图强的社会呼声日益高涨。对“思想启蒙”理解正确的是()A.使人们开始了解西方生活习俗B.使人们知道社会改革的合理性C.使人们认识到要发展农工商业D.使人们开始追求政治制度变革2.严复被鲁迅先生称为中国“十九世纪末最敏感的人”因为他()A.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B.主张民主共和思想C.提出“自强”、“求富”的主张D.宣传“物竞天择”观点3.近代史上那位清朝皇帝“富有青年人的进取精神,愿意接受新思想,不甘做亡国之君,积极支持变法”()A.康熙帝B.道光帝C.光绪帝D.宣统帝4.下列戊戌变法内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建立民主共和国B.开办新式学堂C.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D.训练新式军队5.“知识分子是民族的大脑,揭示民族的使命是他们的使命。”由1300多名举人发起“公车上书”,的历史背景是()A.鸦片战争的炮声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C.甲午战争的惨败D.中华民国的成立6.下列不属于维新派代表人物的是()A.康有为B.梁启超C张之洞D.谭嗣同7、某班同学正在演出历史剧,其中一个演员慷慨激昂地说:“各国变法,都是经过流血才成功的,中国还没有流血,让我来做第一个吧!“这个角色是()A.刘光第B林旭C杨锐D.谭嗣同8.材料一:1895年《马关条约》签署的消息传到北京后,举国激愤人人思变。时值18省1300多名举子在京会试,广东南海考生康有为在一夜之间赶写万言书,提出“拒和、迁都、变法”,强烈要求光绪帝变法。(1)材料一描述的是中国近代哪一历史事?其中的万言书提出的主张是什么?材料二(2)材料二人物是谁?“有心杀贼”中“贼”指的是什么人?为什么他“无力回天”?说自己“死得其所”?我们应该学习他什么精神?谭嗣同希望用自己的流血牺牲唤醒国人,所以他认为自己死得其所。为了变法图强,不怕牺牲。戊戌变法失败了,但是在思想文化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京师大学堂现在成为学生梦寐以求的高等学府---北京大学;维新志士们为变法奔走呼号,殚精竭虑的爱国热情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继续奋斗。最后,请我们重温《少年中国说》的名言来结束这节课吧。《少年中国说》【自主学习】二、百日维新1.1897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康有为上书光绪帝,痛陈时局的危险和变法的紧迫性,呼吁变法救国。在康有为等维新派的推动下,光绪帝表示“不甘做亡国之君”,决心变法。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诏书,宣布实行变法。这一年是农历戊戌年,历史上称这次变法为“。”2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治上①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经济上②鼓励私人兴办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编制国家。军事上③裁减,训练新式军队。教育上④废除,改,开办学堂3结果:变法触犯了以为首的顽固派利益。他们阻挠和破坏变法法令的贯彻。1898年9月21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了光绪帝搜捕维新人士,废除变法法令。康梁先后出逃,处死谭词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六人被捕遇害,史称“”。这次变法历时103天,最终失败,因此又称。4意义: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5京师大学堂:百日维新期间,清政府决定创办。它以“广育人才,讲求实务”为宗旨,准备设学、政学、农学、工学商学等10科。变法失败后,学堂得以保存下来。但学堂规模有限,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间停办,1902年复校。1910年,学堂改设为经、法、文、格致、农、工、商七科,辛亥革命后,改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