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教学案例.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4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反思教学案例.doc

反思教学案例.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整合学科优势,提高教学效率——反思综合科学《热传递》的教学综合科学是新开设的一门新型学科,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愿望和学习兴趣。我在上到热传递的内容时,仔细阅读了课本和教参,虚心向物理教师请教,作了大量的准备工作。这节课的课题是:热传递。围绕着这堂课我最初作了如下的设计。先确定教学目标:认知目标要让学生知道热传递的现象,知道热传递三种不同方式,区别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技能目标是要让学生能区别和辨认热传递的方式,能解释生活中热传递的现象,知道热传递的利用和防止。情感目标主要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围绕着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内容:第一,引入新课,借助于热传递的事例,引出了热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或者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向低温部分,这种现象是热传递,就此切入这堂课的主题。(反思)最初设计的时候,我在黑板上板书“什么是热传递?”,然后我举例说明。但上课时我发现仍有部分学生没有参与进去,还没有进入上课的状态。课后我作了一个改进,用图片代替文字,我从网上下载了两幅热传递的图片,这样一来学生的兴趣就被激发了,在第二个班的课上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第二,新课讲授。这堂课的主要任务是要完成认识热传递三种方式及其特点。为此,我根据教材和教参设计了4个实验,并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观察、思考、并且凭借着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回答问题,认识传热方式、热的良导体和不良导体。第一个实请两位同学分别拿铁棒和木棒在酒精灯上加热来亲手感受热从温度高的火焰传到金属棒再传到自己手上,认识固体的热传导。第二个实验是:请一位同学手拿盛满水的试管,在酒精灯上加热,让同学体验当上层的水烧开时手还不觉得烫。请另一位同学把手指伸入空试管,倾斜着在酒精灯上加热,当加热一段时间后,手还不觉得烫,来认识水和空气以及玻璃都是热的不良导体。第三个实验是在盛有冷水的大烧杯底部放入一些高锰酸钾晶体,在烧杯底部的一侧用酒精灯加热(非规范操作)让学生看到紫红色的环流,来认识液体对流的传热方式。第四个实验是准备硬纸盒做的有管状通道的箱子,在右侧上方点燃一小段蚊香,在左侧管道内下方点燃小蜡烛,观察蚊香的烟从哪里冒出,来认识气体对流的传热方式。学生积极踊跃参与,学习气氛比较浓,学习的效果还不错。但是也出现和发现一些问题。一、是学生争先恐后要到讲台上做实验,为了更好的观察现象,特别是后排的同学往前挤。为了让这部分同学看清楚,我把铁架台架高,由于此实验是不规范操作,一不小心碰倒烧杯,“银瓶乍破水浆迸”,“血”流满地。实验事故使得学生对实验产生恐惧感,不利于学生探究。二、第四个实验气体对流,现象不明显,有待于改进。三、通过思考、练习发现部分学生对固体的热传导是从高温部分沿着物体传向低温部分中沿着物体的理解不够。四、有些同学对水是热的不良导体理解不了,学生认为水一烧就变开水,应该是良导体。预备年级学生小,生活经历又少,给学生解释半天,效果并不理想。(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怎么来解决前面四个问题?首先想到是气体对流实验的改进,我是化学教师的很容易想到用大的U型管来代替纸制的箱子,小蜡烛用一段细铁丝挂在U型管内上(如图1)。学生既能看到蜡烛的火焰又能看到蚊香的烟的流动,。其次是想到让所有同学都能参与探究,在实验室的课换到多媒体教室去上,利用实物投影,照顾到后排的同学。对固体的热传导是从高温部分沿着物体传向低温部分中沿着物体的理解,查找资料,改进实验。把五根火柴梗用凡士林以等距离粘在铜棒上,用试管夹夹住铜棒的一端,另一端加热(如图2)。可以看到火柴梗从靠近火焰最近的一端依次落下。在第二个班上课,通过改进实验,使用投影增加实验可见度,使演示实验现象看到更清楚,课堂次序也好多了。事实证明,学生对问题的回答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教学的效果明显要好的多。怎么更好的让学生对水是热的不良导体理解,我反复思索不得要领。在物理教师帮助下,分析原因:由于学生生活经历少,到讲台上做实验的才能体验到水是否烫手。不能让所有同学都得到体验,怎么办?物理老师提出改进实验,用“活煮金鱼”实验验证水是热的不良导体(如图3)。在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情感震撼下,后面的班级学习效果特别好。老师展示一尾美丽可爱的红色小金鱼,放在盛水的大试管中,告诉同学们:“今天老师要烧一碗鲜美的金鱼汤?!”学生大声疾呼老师太残忍,有的同学站起来敲桌子以示抗议,气氛非常热烈,有的女同学把眼睛都蒙起来不忍目睹。当试管上层的水烧开时,让同学们观察,发现红色小金鱼还好好的,这样学生顿时明白了,哦,水是热的不良导体。此时,我诅丧着脸说,“我今天没有金鱼汤喝了”。有学生自告奋勇的安慰说,“我家有鲫鱼汤”。此时,我话锋一转,“那鲫鱼汤是如何烧的呢?下面我们来认识热传递的另一种方式-------对流。”承上启下,水到渠成。由于这堂课是以实验探究为主的课,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