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幼儿园健康活动教案关于幼儿园健康活动教案汇编九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健康活动教案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幼儿园健康活动教案篇1活动目标:1。练习双脚并拢向上跳,发展跳跃能力。2。锻炼动作的灵活性。活动准备;人手一个塑料圈,音乐磁带活动过程:1。跳虫舞。(1)启发幼儿说说什么虫会跳。(2)请幼儿将两手食指放在头上,听音乐活动身体、四肢,模仿跳跳虫跳舞的样子。2。跳水坑。(1)请幼儿取一个塑料圈放在地上当“水坑”,自由跳圈,避免相互碰撞。(2)带领幼儿双脚并拢,在圈中跳进跳出。(3)请跳得好的幼儿表演,游戏反复进行。3。幼儿自由玩圈,做放松运动结束。活动延伸:可请幼儿单脚跳或请幼儿跳过绳子活动反思:幼儿对于双脚同时跳还不是很行,许多幼儿只能双脚交替跳,教师可先让幼儿练习后再模仿跳跳虫。幼儿园健康活动教案篇2活动目标:1、让幼儿初步了解自己的眼睛的结构、特点。2、使幼儿懂得眼睛的用途、重要性,进而培养保护眼睛的意识。3、在轻松地氛围中,让幼儿获得知识的同时,获得快乐。4、通过看眼睛、说眼睛,增进互相了解和交流。活动准备:每人一面小镜子,"大大的眼睛"画面两幅。活动过程:1、老师出谜语:"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颗黑葡萄"让幼儿猜一猜这是小朋友身上的一样什么东西?2、让幼儿用小镜子观察自己的眼睛是什么形状的?引导幼儿在镜子里仔细看看,或用手轻轻摸摸自己的眼睛,知道眼睛像一个小圆球。3、提问:眼睛什么地方会动?幼儿边摸边感知眼球会动。(1)眼睛里有什么?是什么颜色的?(2)眼睛长在哪里?4、让幼儿互相观察眼睛,并进行比较。进一步感知眼睛的结构。教师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感受一下自己的眼睛和别人的有什么不同。5、引导幼儿讨论眼睛有什么用?(幼儿互相讨论、交流)教师小结眼睛对我们的重要性,强调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护我们的眼睛。6、出示画面并提问:(1)眼睛有什么用?(2)我们怎样爱护、关心自己的眼睛?让幼儿知道画画时要坐端正,不用脏手揉眼睛,要用干净手帕擦眼泪等。活动结束: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表扬和鼓励在活动中变现积极的幼儿。幼儿园健康活动教案篇3设计意图:在山城重庆特殊的地理环境下孕育出了"棒棒"这一带有浓厚巴渝文化特点的职业。棒棒的工作主要依靠一根棒棒帮助人们走街串巷,爬坡上坎搬运物品得以谋生,在生性豪爽的重庆人眼中,棒棒不但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职业,同时也是重庆人勤劳坚韧品格的最好体现。幼儿在生活中具有模仿的天性,对生活中常见的棒棒灵活运用劳动工具"棒子"的行为有尝试的愿望,同时在日常生活的耳濡目染中对棒棒千练、坚韧的作风也有一定感受。时常自发地模仿棒棒的言行。为让幼儿尊重劳动者,激发他们作为重庆人的自豪感,同时在活动中围绕"棒棒"这一器械达到身体运动的各项目标,设计了该活动。在活动中选择充气的空气棒作为活动器械,安全且便于幼儿运动。围绕"棒棒"这一劳动工具,引导幼儿尝试发挥创意使用棒子,结合开展多种形式的评价以激发幼儿的创意,在不断的评价与调整中完善创意,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游戏态度。活动目标:1.了解“棒棒”的职业特点,体会“棒棒”的辛苦:2.能够与同伴合作完成创意行进,提高走、跑、跳、平衡的能力,并通过评价不断完善创意成果;3.感受与同伴合作创意行进的愉快,并能在活动中获得发挥创意的自我效能感。活动准备:物质准备:空气棒(棒棒)每人一根,立柱4个、器械收纳筐4个(带轮)、幼儿根据随机发放的分组标志(棒棒工作证)自然分成4组、活动背景音乐。经验准备:初步了解“棒棒”的工作内容和形式。活动过程:1.回顾棒棒的工作内容,明确棒棒的工作特点与要求师:在我们山城重庆有一种帮助别人搬运东西的人叫什么?棒棒的工作需要做些什么呢?2.了解活动中出发的口令,感受棒棒的豪迈与热情师:我们重庆人爬坡上坎搬运东西时要请棒棒来帮忙,都会大声喊“棒棒!”幼:“来咯!”今天就请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来体验一下当棒棒的感觉。3.在创意热身活动中熟悉活动场地,初步感受创意行进中重创意而非速度的规则师:棒棒的工作需要灵巧的动作,所以我们在活动中要看看谁的创意最好哦!(1)第一轮:根据棒棒工作证的颜色自然地分为四队,四队幼儿依次接力往返跑。(2)第二轮:用和上次不一样的方式往返。(3)第三轮:引导幼儿观察同伴的行进方式,并再次用自己新的方法往返。教师在幼儿行进中将空气棒以一根、两根并列的方式横放在行进路径中,幼儿想办法越过棒子。4.单人创意使用棒棒,并在多种评价方式中完善创意成果(1)幼儿将棒棒放在自己小组队伍前面的收纳筐中,要求幼儿在每轮运动结束后都将棒棒放到队首的收纳筐中。(2)单人创意使用棒棒往返行进一次并交流创意,结合教师评价的方法引导幼儿提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