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新型摩托车整车装配工艺的设计引言摩托车整车装配工艺的开发设计,是新型摩托车设计完成之后投入组装之前最重要的工作阶段,它是摩托车生产工艺准备工作的核心内容。摩托车整车(之后简称为整车)装配工艺设计一般包括整车结构工艺性审查及工艺方案的初步设计、工艺流程的设计与评价、生产条件的设计与准备、工艺的验证及优化、工艺规程编制等主要阶段。1整车结构工艺性审查及工艺方案的初步设计整车结构工艺性是指所设计的摩托车在满足外观要求、性能要求和使用要求的前提下,装配、调试、保养及维修的可行性和经济性。整车结构工艺性审查及工艺方案的初步设计的要点是:在新型摩托车设计开发阶段,产品设计人员与装配工艺人员一起共同找出从工艺角度看是关键装配的零、部件,并共同研究和决定其装配工艺方案初步设计。尽早地发现和解决装配工艺上的问题,能避免产品设计中走弯路,更能保证日后组装生产的顺利进行。在此过程中,要注意:1.1.1借鉴在产车型的相似结构,扬长避短。例如:本公司07年开发的一款新车EN125-3,就借鉴了在产车型EN125-2存在的二次空气阀导入管碰车架问题,开发了新的结构,有效地解决了原先的设计不合理,同时在EN125-2上推广,也解决了在产车型的此类问题;1.1.2要有从整体到局部的整车结构装配工艺分析,车架、发动机、后摇架、前叉、前轮、后轮等等重要部位的装配顺序和工艺是决定新型摩托车装配效率和质量的关键,处理不好将可能成为量产后生产上的瓶颈;1.1.3在大体的整车结构决定后,要进行专门的布线布管审查设计。原则上线束与管路的布置要服从整车结构及外观上的需要,但结构上使得布线布管的装配工艺无法实现时,整车结构要作出让步,进行重新设计,从而保证线束、管路的顺畅。例如本公司08年开发的HJ125-8E,设计开发阶段缺少一个细微的二次空气阀过滤软管的布管审查,结果生试量时发现化油器与车架的间隙较小,二次空气阀难以从其中卡入,按设定的路线走,但化油器、发动机、车架上的结构空间已无法调整,最后只能装配上克服,本来只需5秒的流水线作业时间,结果要用上30秒,大大地降低了其装配效率。1.1.4根据目前摩托车行业的公司结构特点,在工艺性审查过程中,计设部门领导和生产装配部门领导应多加以指导,可更快更好地解决结构设计与装配工艺上有分岐的问题。发现装配工艺上有疑难问题,应与产品设计上的问题同步安排科研开发课题,以保证新产品的设计开发进度。在装配工艺方案设计中要大胆设想多种可行方案,并可利用先进的三维设计软件(例如:UG、SOLIDWORK、PROE等等)进行模拟安装,打破传统的装配工艺惯性思维,但在决定前要进行验证和评价,既要敢于创新,又必须立足于科学分析和试验验证。装配工艺方案的设计摩托车装配工艺方案是指导摩托车装配工艺准备工作的技术依据和纲领,是装配工艺方法选择和装配工艺流程设计的基础。2.1装配工艺方案设计的原则2.1.1在满足摩托车设计及相关标准的要求,保证摩托车整车质量的同时,充分考虑生产周期、工艺成本和环境保护。2.1.2根据装配车间的能力,充分发挥现有设备的作用,并积极采用先进工艺技术和设备,不断提高企业工艺水平。例如本公司正在开发的一款新型美式太子车,其前后轮胎取用了新型的高硬度、高厚度和较宽型61P型真空胎,用原有的XX型自动驳胎机已无法驳进去,因此,在生量试期间,量产前,装配车间就积极联系开发更先进的驳胎设备,解决此车型的设计需要的同时,也提高了装配车间的工艺水平。2.1.3满足当前生产批量的要求,并适当考虑产品的发展和销售前景。2.1.4应考虑到后继调试、检验和包装运输的需要,对一些零部件及装配工序进行特殊的处理和安排,例如因为包装需要拆手把开关,所以组装时不装右手把平衡器。2.2不同生产类型的工艺方案的设计内容根据新型摩托车的结构特点及市场需求,工艺方案主要有两种类型,第一种是非强制节拍的柔性生产线的小批量生产的模式,第二种是取用强制节拍的流水线的大批量生产的模式,这两种类型的生产模式工艺方案设计的主要内容大致相同,也略有不同:2.2.1相同点:2.2.1.1在摩托车整车设计过程中就对关键零部件的设计进行工艺性审查与工艺方案初步设计。其中关键零部件主要有:前叉、前制动系统、前轮、发动机、后摇架、后轮等等,现在的新型摩托车对外观造型日益重视,设计愈来愈新颖多变,外观件的工艺性审查越发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部份。2.2.1.2在产品设计完成后,生试前,进行全部零部件的工艺方案和工艺流程设计,设计各工位需要的零部件和作业内容,并编制成《生量试作业记录卡片》,生量试期间,所有的设计变更、作业调整、问题对策都可以记录在《生量试作业记录卡片》上,等新车型量产一段时间后,再编制成详细受控的《工艺规程》。2.2.1.3通用设备、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