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章读图、识图一、船体设计中的基本绘图规则1、图纸幅面出施工图样时,国标规定了五种基本幅面,即A0、A1、A2、A3、A4。目前常见的图纸多以A1、A3为主;文件类以A4为主。2、图样比例2.1船体图样在用计算机绘制时,一般优先采用下表规定的比例比例种类采用的比例与实物相同(1:1)放大的比例(2:1)、(2.5:1)缩小的比例(1:2)、(1:2.5)、(1:5)、(1:10)、(1:25)、(1:50)、(1:75)(1:100)、(1:200)、(1:250)2.2比例的标注比例的标注为1:50、2:1等。同一图样中,各图形采用的比例相同,则将比例标注在标题栏内;各图形的比例不一致,则将主要视图的比例标注在标题栏内,其它图形的比例标注在各图名称线的下方。注意:图样在绘制时按1:1绘制,打印时将根据图纸的幅面进行比例调整。3、图样明细栏3.1明细栏的格式明细栏放置在标题栏上方,或单独放在一张图纸中,其格式如下序号件号规格数量材料单件总计单件总计特殊处理附注长度(mm)重量(kg)其中“特殊处理”包括:板加工、机加工、端部削斜等。4、图线4.1图线的形式及应用范围序号名称型式(宽度)应用范围1粗实线(b=0.4~1.2mm)A、板材、骨材剖面简化线;B、设备、部件可见轮廓线(总布置图除外);C、名称线2细实线(11mm的钢板为保证焊接质量可以采用单面坡口焊接(两对接板厚厚度差>3mm时,常规以1:4比例过渡),翻身碳刨背扣的工艺。(二)、划线、装配分片经拼装和焊接后,在进入分段组装前,必须进行划线和标记各种施工符号和检验线。1.准备相应的工具:墨斗、直尺、拐尺、盘尺、洋铳等;2.要仔细读懂图纸,确认所要准备分片的属性(横壁、纵壁、甲板……)、位置和分片上结构的理论线(每份建造图纸都有详细的标注);3.在划肋骨线的时候,要适当增放肋距补偿量,以保证分段总长,确保建造精度。一般每当肋距、纵骨间距的收缩补偿量是0.5mm。4.划线时要先确认一条基准线,以此为基础做出其它纵、横结构部件的定位理论线;特别要注意分片划线对角线的公差范围为±3mm。5.做出相应的检验线,作为分段组装时的检验依据;6.做出分片的外廓线,确认余量。若是不影响装配后的合拢变形部分建议切割掉,并做好相应坡口。根据图纸确认相应划线正确无误后,根据图纸确认该施工分片所需要的型材、”T”型材及其它部件是否影响分段组装,若不影响分段的组装,则需将该分片所有的结构预装到位。1.分片结构组装应遵循先弱后强的次序进行。例如安装舷侧分片时,应先安装扶强材,再安装间断的边纵桁,最后安装强肋骨。(在曲面分段立体散装时,为了避免插入间断边纵桁而引起装配上的困难,可采取安装一段边纵桁,在安装一档强肋骨的方式)2.对于分段组装时涉及到的分片与分片对接处的肘板建议分段组装时散装。3.对于分片边缘处的结构建议预留200-300mm,待分段组装后焊接。分段装配分段是由部件、分片及零件等装配焊接而成,分段装配又称中合拢,是船体建造过程中工作量最多而又极为重要的一个工艺阶段。分段的轮廓尺寸、形状、即其构架安装是否正确,决定了分段的建造质量,同时也影响到船台合拢的质量和周期,所以在分段装配中必须重视分段的建造质量,是指控制在公差范围内。现在本公司已基本取消了胎架建造分段的工艺,全部采用以平台或较大的平面部分作为基面,以水泥墩或马腿作为装配平台进行装配,它以肋板或强框架来保证各部分线型稳定。它的优点是可以节约大量工装材料的消耗,分段移动灵活,场地利用率大大提高等。但是其精度往往较胎架建造法稍差。这就要求我们在部件装配和分片装配时要严格控制精度,做好相应的检验线,以确保分段装配的正确性。因前期工作已完成分段小部件与分片的组装,因此大大减少了分段装配时间,分段装配主要是进行分片与骨架结构、分片与分片之间的装配。下面介绍几种典型分段的建造方法:一、底部分段装配底部分段从结构形式上分为双底和单底两大类。双底分段的建造方法分为正造和反造两种。正造就是先将大底板分片吊装到装配平台上,将相应结构安装焊接完成后再将内底板分片吊装与其组装合拢。这在合拢处存在仰焊的问题(工人素质将直接影响焊接质量),为了避免这种情形,可采取反造的方法,将内底分片吊装到装配平台上,再将大底分片吊装与其进行中合拢。这两种方法的前提是大底分片和内底分片都装配焊接完成。正造减少了分段翻身的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