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页“灌输”理论在现代中学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作者简介:解亚伟,男,汉族。山西运城人,现于重庆市西南大学攻读法学学士学位,以从事高级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科研为主要研究方向。摘要:21世纪,是中国教育事业全面进步和发展的时刻。形形色色的教育改革、体制创新如雨后春笋蓬勃生长。与之相应的中学课程教学改革也在逐步进行。在这种形势下,传统的课堂知识“灌输”方式当何去何从,成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们共同关注的话题。关键词:素质教育“灌输”理论课程气氛全面发展正文: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尽管随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随着国内外历史条件的不断变化,也处于不断发展和变化之中,但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本内容,这一点作为社会主义中国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核心一直未发生改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作为中国共产党巩固自身地位、使全国人民树立起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的重要手段,有着自身的科学体系和发展规律。改革开放30多年来,人才问题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身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任的新一代中学生,其思想政治方向的正确性、引导性必须引起学校社会的高度重视。为此,在新课程改革蓬勃发展的今天,新一代的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新型教育理念,寄予“灌输”新的方式。一、“灌输”理论的含义人们的知识体系来源于两个方面: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人们通过自己的亲身体会所获得的知识称之为直接经验,通过由他人口授或者其他非自身体验的知识是间接经验。人的正确思想不可能从自己的头脑中自发产生,它来源于人们的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必须在科学理论指导下才能产生正确思想,而科学理论只有通过灌输,才能被人们掌握。正如列宁所说:“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各国的历史都证明:工人阶级单靠本身的力量,只能形成工联主义意识。”列宁选集(第1卷).北京:人们出版社,1995.317二、素质教育阶段采用“灌输”理论的必要性(一)直接经验知识传输的局限性在现阶段素质教育被提上日常的阶段中,虽然社会总体都在进行课程改革,都希望以更好更直接的方式把知识传输给学生。但是,毕竟让学生直接获得直接经验的条件是很有限的,是受到经济、时间、空间等等很多因素的影响的。所以在尽可能满足学生获得直接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必须要保障学生可以更好地获得间接经验,对这方面的改革创新可以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以往基础教育教材体系的教学目标,是为了升入高一级学校,达到高一级学校的要求,期望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为某学科方面的专家;其教学内容是为了适应升学考试的要求,有些内容陈旧落后,艰深繁琐,已经失去使用价值和教育价值;其教学体系是以学科知识为中心,追求内容的形式化,学科之间相互封闭,忽视从实际出发和应用。”游铭钧:《论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49可见,要实行真正的素质教育并不意味着否定传统的口授教学方式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对某些不适当的方式加以改良。(二)中学生接受知识的规律要求大部分的中学生群里作为未成年的孩童,思维方式与判断能力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还需要在老师家长的指引之下去逐渐树立起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中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对社会方方面面了解较少,很多事情不能透过现象去了解到本质,对课本上的略带抽象性的知识很难自身去理解记忆。这时候,就需要有老师的指导,需要老师去进行悉心疏导,增强自身判断是非、明白对错的能力,而不是纯感性地去以自我的思维方式去理解教材中的知识。学生要依靠自己的独立思考,将新的知识与原来已有的知识体系结合起来,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但是,“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现存的思维方式是有缺陷的,不完全的,甚至是有错误的。因此,要讲新的知识纳入学生的认知结构中,还必须改造或重建已有的知识基础和思维方式,才能将新知识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游铭钧:《论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66可见,课堂“灌输”是很必要的。(三)考虑教育成本的节约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虽然在不断发展,但是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还存在缺陷不足,教育经费问题就是现阶段需要迫切注意的问题。据最新数据报告显示,中国现阶段教育经费投入占GDP的4%左右,这相对比较少。在素质教育阶段,若一味强调课程改革而忽视在课改过程中可能的资源财力消耗,很可能会造成浪费现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校可以充分挖掘教师自身资源,想方设法让教师把自身所掌握的直接和间接经验通过“灌输”的方式传送给学生。这样一方面可以达到传授学生知识的目的,充分利用了教师资源,另一方面也很好地规避了盲目课改带来的经济浪费,节约课改成本。三、教师在中学思想政治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