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打电话》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六章综合应用《打电话》(P132—P13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尝试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通过动手操作、画图、猜想等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过程与方法: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猜想与验证的重要性。体会理论上的最优与实践中的区别。教学重点亲身经历寻找最优方案的全过程。教学难点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运用优化的思想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表格、画图白纸等设计思路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本着对新课标理念的理解,充分引导学生探究有价值的数学问题,经历游戏边玩边学习的过程,了解数学文化,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意识和能力,让知识在课堂中焕发出活力,让课堂充满数学趣味和积极的数学思考,让学生在课堂中不断成长和发展。在这节课教学设计中主要突出:1、注重教学资源的合理搭配和重组,体现教学设计的问题性和实效性。2、注重对学生学习感受的积累和经历探究过程所取得的经验的提炼,关注学生的成长发展。教学活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小明家搬入新家,爸爸妈妈决定请亲朋好友来家里做客,准备在周末办个小聚会来庆祝乔迁新居之喜,爸爸妈妈可以怎样联系他们,通知他们周末来参加聚会?师:这些方式中,哪种方式能够方便快速而又准确的通知到亲朋好友?(打电话)师:如果用打电话的方式,怎样通知?有几种通知方法?<师生共同探讨>,预设两种方法:方法一:用家里的电话一个一个通知。(教师用图示的方法来板书)爸爸妈妈。。。。。。方法二:爸爸妈妈用手机分成两组来通知。(教师用图示的方法来板书)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预设:打电话,访问,发电子邮件)(同桌之间讨论一下)学生回答用家里的电话一个一个通知学生回答爸爸妈妈用手机分成两组来通知情境的创设是为学习目标服务的。“开门见山”地提出数学问题,能为后面的学习活动争取到更多的时间。问题定位为“有哪些方案?”更具有开放性,更具有可操作性与适应性教学活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师:两种方法你觉得哪一种方法更好呢?(第二种)师:为什么?师:怎样才能节省时间,做到用时最短?师:这节课我们来研究打电话中的数学问题(板书课题)怎样设计打电话的方案会省时间?师:另外我们在设计方案的过程中,可以用正方形,圆形,或者其他的图形分别代表通知者、被通知者,便于我们设计打电话的方案,例如刚才我们的方案…师:方框代表什么?圆圈代表什么?三角形代表什么?等等。这种用画图的方法来表示叫做图示法。二、探索打电话的优化方案一个合唱队共有15人,暑假期间有一个紧急演出,老师需要尽快通知到每一个队员。如果用打电话的方式,每分钟通知1人,请帮助老师设计一个打电话的方案?先别着急,如果你设计完一种方案,看能不能再设计一个方案,看看你的方案是不是最省时间的?<小组讨论,自行设计方案,请一位同学上黑板用图示的方法来描述,找分组的同学>方案一:逐个通知通知一个同学要一分钟,一共要用15分钟,这样太慢了,还有其它的方法吗?方案二:分组通知预设:分组同时通知会省时间,有一个原则,同时通知。(1):3组,每组5人(要7分钟)组3组2组1老师(2):5组,每组3人(要7分钟)这两种方案与之前你猜想的结果怎么样?是不是组分得越多就越快?有什么想说的吗?所以在猜想上,我们要大胆,要想出你尽可能的答案,然后再验证。如果每组分的人数不同呢,结果会怎样?(3):3组(6、5、4)(要6分钟)老师组1组2组3(4):4组(4、4、4、3)(要6分钟)这两种方法与前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时间会缩短?(每个组长都不会闲了)(5):5组(5、4、3、2、1)(要5分钟)所以我觉得分的组不同,采用的通知方式不同,所需时间也不相同。师:后面3种方法与前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时间会缩短?(每个组长都不会闲了)师:如果老师、组长和组员都不闲着,每个知道的人同时通知其他人,应该怎样设计方案呢?方案三:相互转告师:每个人不空闲照这样下去直到通知到全体队员为止,需要几分钟?这样会不会更省时间呢?(4分钟)师:大家想一想,如果继续通知,第五分钟,又可以通知多少人?(32个人)继续通知下去了?第六分钟?第七分钟?师:大家发现什么规律了?(填表格)第n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