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因特网信息查找》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1、教材内容分析:本节是在学习了第二章第一节“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之后,讲解如何利用因特网查找信息。本节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1)搜索引擎:在因特网发展初期,网站相对较少,查找比较容易。然而伴随着网络上信息的不断扩充,网络用户想找到所需的资料简直如同大海捞针。这就好像我们打电话,如果没有查号服务台,要打通一个不知道准确号码的电话是多么困难。这时,为满足大众检索需求的搜索引擎便应运而生了。搜索引擎(SearchEngine),指用于因特网信息查找的工具。最早的搜索引擎出现于1994年4月。斯坦福大学的两名博士生,美籍华人杨致远和美国人DavidFilo,共同创建了超级目录索引雅虎(Yahoo),并成功地使搜索引擎的概念深入人心。从此搜索引擎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搜索引擎按其工作方式可划分如下:全文搜索引擎:全文搜索引擎是名副其实的搜索引擎,代表性的有Google,百度等。它们都是从因特网上提取的各个网站的信息(以网页文字为主)而建立的索引数据库,当用户查询时,它在库中检索与用户查询条件相符的相关记录,然后按一定的排列顺序将结果返回给用户。目录索引类搜索引擎:是将收取到的各个网站(网页)的信息按照目录分类,建立索引数据库供人们分类查找,因此这种搜索方式也被称作分类搜索。全文搜索分类搜索(2)搜索技巧:掌握一定的搜索技巧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搜索到我们需要的信息。下表是我们总结归纳出的部分搜索技巧。关键词技巧经验什么是关键词关键词提炼开始搜索之前要思考准确的关键词细化搜索条件养成良好有效的搜索习惯输入多个关键词搜索用好逻辑命令向搜索高手求救无效的关键词用什么样的搜索引擎搜索不要放弃强制搜索终身学习的工具和环境2、教学重点:搜索引擎工作方式的分类;搜索技巧的掌握。3、教学难点:搜索技巧的学习和使用。4、课时安排:1课时。二、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搜索引擎的概念及用途,并掌握搜索技巧。2、过程与方法:在利用因特网进行信息的搜集时,学会如何采集有效信息,筛选有用的信息。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在因特网上进行搜索,了解社会各行各业的情况,使学生逐渐了解社会,有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三、学习者特征分析:1、学习者的认知能力特征分析:高一的学生已经对信息技术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还不是很深入。而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期望获得更多有深度的知识,但由于本身还不具备完善的抽象思维,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要对课程的讲解把握适度原则,既要有一定深度,又不能太过于抽象化,要适时用形象的语言来描述任务或知识。2、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分析:高一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已经接触过信息技术课程,有一定的信息素养,并且在学习了本模块第一章之后,学生已经对信息的基本特征、信息的采集方法等有了认识。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对本节的学习,学生的信息素养将有进一步提高。3、学习风格分析:(1)、对新鲜事物有强烈的好奇感,并积极去探索新事物,发现新现象。(2)、和别人的比较,得出强有力的结论有强烈的争强好胜心,推动学习。(3)、想得到老师的好评,对信息技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四、教学模式与策略的选择本节主要采用讲授法、任务驱动法、问题解决法来进行教学。设计的任务:(1)、教师让学生自己在计算机上用百度或google搜索“东巴路神图”。(2)、“现在假如我要买一台笔记本电脑,价格在4000——5000元之间,大家能不能通过搜索给我几个建议的机型呢。现在我发给大家一个表格,大家将建议的机型型号、价格、配置数据填在上面好吗?”2、设计的问题:(1)、平常同学们怎么从因特网上获取信息呢?如果我现在让大家搜索一幅图片,大家能立刻找到吗?(2)、请问同学们,大家平时上网都上什么网站呢?如果要找资料,怎么找呢?(3)、如果我现在想找一个足球比赛的视频,但我忘了是什么比赛,怎么办?五、学习环境设计1、学习环境设计:学生将在网络机房中上课,每个学生可使用一台计算机,并且计算机能够联网。2、教学媒体的选择与使用:教师在讲解部分使用自制“因特网信息的查找”PPT,并自制任务“让学生通过网络查找需要购买的笔记本电脑信息”所需要的表格。如表1所示。搜索主题关键词搜索引擎相关网站个数查找用时最适用的网站笔记本的型号笔记本配置参数笔记本价格六、教学过程步骤教师学生导课呈现本节课内容总结评价布置作业教师描述一个案例:徐路同学是“中华民俗文化”网络协会的会员。借助因特网,他经常与协会的成员交流信息、分享研究成果,研究水平因此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不,他正在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