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技术基础十二五规划.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60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上海市技术基础十二五规划.doc

上海市技术基础十二五规划.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上海市技术基础十二五规划为落实“创新驱动、转型发展”重要战略,更好地服务于上海加快推进“四个率先”、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大局,进一步完善本市技术基础体系,提高技术基础对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支撑能力,根据《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本规划。本规划所称的“技术基础”,是指在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中,以量的确定、量的统一和量的规范为基本特征的基础活动和内容,主要由标准化、计量和检验检测组成,是为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的共性技术手段、公用技术设施以及社会管理和保障模式,具有公共性、公益性和开放性。一、本市技术基础的基本情况(一)“十一五”发展的回顾本市技术基础“十一五”发展规划的主要目标基本实现,技术基础支撑体系基本形成,重要项目总体执行情况良好,环境设施条件明显改善,技术装备整体水平有所提高,专业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技术机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1.技术基础支撑体系基本形成标准化体系日益健全。截至“十一五”末,上海已有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下属技术委员会(TC)/分技术委员会(SC)秘书处5个,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101个,地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34个,覆盖本市传统优势产业、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等领域,基本形成了满足社会需求的标准化公共服务体系,为上海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计量体系逐步完善。截至“十一五”末,上海已有国际法制计量组织(OIML)(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1个,国家专业计量(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2个,法定、授权计量检定机构30家、计量校准机构53家,国家基准2项,国家级标准物质276项,华东地区最高社会公用计量标准116个,各级社会公用计量标准421个,覆盖10大专业计量领域,基本适应本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检验检测体系初步形成。截至“十一五”末,上海通过计量认证的检验检测机构共591家,其中,国家级质检中心35家、外资检测机构13家,检测收入约100亿元左右,检测范围覆盖建筑工程、环境工程、医疗卫生、产品质量与安全等多个领域。食品、药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基本建成,满足了政府监管和经济发展的需要。2.技术基础平台建设初具规模“多检合一”的市检测中心一期项目建设完成。“十一五”期间,市检测中心集聚了全市一批物理量、化学量、工程量和生物量检测能力,初步构成了覆盖理化分析、计量检测、药品检验、生物安全检测等领域的4个公共技术基础平台,建立了536个现代化的专业检测实验室,配置了相关仪器设备共431台(套),约合3.3亿元。“实时在线”的市环境监测平台覆盖率明显提升。“十一五”期间,本市环境空气质量实时监测网络基本实现全覆盖,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的建设已全面启动。建成了46个空气连续自动监测子站和1个数据处理中心、172个水污染在线监测站,接入了61家企业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源监测信号和241个“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国控监测点位”。“数字远程”的上海标准文献馆公共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截至“十一五”末,上海标准文献馆共拥有国际以及国外先进标准、技术法规140余种,国家、行业以及地方标准近80余种,馆藏标准总量超过100万件,实现了标准馆藏的全文电子化备份和远程电子阅览。与ASTM、BSI、ASME等国际著名标准化机构开展深度合作,馆藏数量、文献二次加工能力、管理水平及服务手段居国内领先。3.技术基础支撑作用有效发挥“十一五”期间,上海技术基础支撑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为上海特奥会、北京奥运会上海赛区、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活动的举办,提供了有效的技术保障;为政府保障民生、保障公共安全、应对突发事件和履行计量、标准化、环境保护等各项监管职责,提供了直接的技术支持。依托技术基础,在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微电子、现代农业、食品与消费品安全、口岸传染病防控等领域,形成了一批重大科研成果。主导或参与制订、修订国际标准10项,国家标准1500余项,组织开展了84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专项研究。标准化示范试点工作实现了由农业向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节能减排和城市管理等领域的拓展,开展了63个国家级、123个市级示范项目建设。形成的极端量计量、物流标准、转基因食品检测等技术基础能力,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二)存在的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本市技术基础出现了“纵向层次不分明,横向分布不平衡”的问题,不能完全适应“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需求。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资源分布不均衡,技术优势不够明显。上海现有计量、标准化和检测资源的布局存在结构性失衡的问题,传统优势产业的实验室低水平重复建设,应用层次较低;涉及民生的计量、标准化和检测资源相对分散,基础薄弱;“十二五”需要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技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