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课时素养评价(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
上传人:小凌****甜蜜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课时素养评价(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课时素养评价(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课时素养评价五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30分钟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5分,共35分)1.《晋书·段灼传》中记载:“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下列言论与材料内容相呼应的是()A.“大人世及以为礼”B.“不察廉,不胜任也,当免”C.“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D.“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解析】选C。由材料“九品访人,唯问中正”可知,此选官制度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九品中正制,造成世家大族把持仕途的局面,即“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故选C。A为世官制,B为察举制,D为科举制,均与材料内容不符,故排除。【补偿训练】有个家境贫穷的读书人贾六,寒窗苦读十年,被当地郡的中正发现,但由于出身较低,被评为“中下品”,推荐到西北怀远县作县令。该事件应该发生于()A.汉朝B.魏晋南北朝C.唐朝D.宋朝【解析】选B。从材料中“中正”“中下品”,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九品中正制。2.据《吕氏春秋通诠》记载:“上计,战国、秦、汉时地方官于年终将境内户口、赋税、盗贼、狱讼等项编造计簿,遣吏逐级上报,奏呈朝廷……称为上计。”据此,“上计制”的主要意图是()A.控制地方财政税收B.监督考核地方官员C.提高地方行政效率D.防止官员弄虚作假【解析】选B。“上计制”是每年岁末,地方官员将地方治理状况(户口、赋税、盗贼、狱讼等)向上级汇报,类似于今天的年终考核,官员所呈上的报告作为考核地方官员的依据,故选B。3.汉惠帝时期在全国各郡和地方王国设置监御史,每年要定期到中央汇报工作;为了防止他们与郡守、诸侯王勾结,还要每两年轮换一次。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监御史()A.代替郡守执掌地方管理B.行使御史大夫的职能C.成功防止地方诸侯国割据D.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解析】选D。材料中监御史是地方监察官,负责监察地方,地方监察官定期向中央汇报、定期轮换,便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D正确。【补偿训练】汉武帝于公元前106年在全国设冀、幽、并、徐、凉、青、荆等十三州,每州设刺史一人。刺史每年八月巡行所部郡国,以“六条问事”考核郡县长官,内容有:“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二千石违公下比,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割损政令”“二千石子弟恃怙荣势,请托所监”。这主要反映了()A.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B.刺史强行插手地方行政事务C.皇帝加强对基层百姓控制D.中央集权受到地方的严重威胁【解析】选A。根据材料汉武帝设立刺史,刺史每年八月巡行所部郡国,以“六条”标准考核郡县长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设立刺史的主要目的是加强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反映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故A正确。4.“克服了社会流动的堵塞,让民间精英往体制内流动,给中国带来一种良性的社会治理。”这种现象是指()A.汉初形成“布衣将相”之局B.察举征辟广泛选拔人才C.科举入仕扩大官吏人才来源D.中央派文官任地方长官【解析】选C。由题目中的信息“民间精英往体制内流动……带来……良性的社会治理”可知该制度应为通过考试选官的科举制。该制度使得平民以通过考试的方式加入统治集团,扩大了统治基础,维护了封建统治。故选C。【拓展延伸】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5.宋代著名清官包拯先后任御史、枢密副使等官职,常常发挥谏官的作用。宋仁宗有一项任命,他认为不合适,反反复复进谏,距离很近,喷了宋仁宗一脸的唾沫星,宋仁宗不但没有发脾气,反而采纳了他的意见,收回成命。这最能说明()A.古代谏官制度的施行取决于皇帝B.古代的监察体制对权力的监督起到了一定作用C.包拯性格强势,宋仁宗性格懦弱D.监察体制是维护专制制度的工具【解析】选B。根据材料信息“反反复复进谏”“采纳了他的意见,收回成命”,说明当时的监察体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谏正皇帝过失的作用,故选B。A、C、D在材料中未体现。6.明宣宗时,科举考试出现南北卷。宣宗说:“科举取士,须南北兼顾。南人虽善文词,而北人厚重。比累科取士,北方仅什一,非天下之公道。”由此可知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分地录取利于政权安稳B.品德修养显得更为重要C.科举取士应该公道第一D.明朝都城已经迁往北方【解析】选A。材料中最明显的答题点是“北方仅什一,非天下之公道”,依据这个点可以选择出正确的答案为A。B、D为无关项,C对材料内容理解不正确。7.《明史》描述都察院“职责纠劾百官,辨明冤枉,辑督各道,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据此判断,明朝时期都察院()A.职权与汉武帝时期十三州部刺史相同B.中央监察机构,且为地方监察机构上级C.可以风闻奏事,实现社会舆论的
立即下载
相关文档
教学设计《近代以来中国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星级:
8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课时素养评价(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星级:
5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课时素养评价(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星级:
4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第6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课时素养评价(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星级:
4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2
星级:
4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课时素养评价(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星级:
5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单元素养评价(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星级:
8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单元检测卷(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星级:
10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课时作业4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监察(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星级:
4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课时作业6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星级:
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