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环境影响是指人类活动(经济活动、政治活动和社会活动)对环境的作用和导致的环境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人类社会的效应。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环境质量:环境质量表述环境优劣的程度,指一个具体的环境中,环境总体或某些要素对人群健康、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适宜程度的量化表达。环境容量:指对一定地区,根据其自然净化能力,在特定的产业结构和污染源分布的条件下,为达到环境目标值,所允许的污染物最大排放量。2、环境影响评价法律法规体系构成。综合法:1979年9月13日中国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单行法:环境影响评价法、自然资源保护法、污染防治法行政法规:为执行某些环境保护单行法而制定的实施细则或条例;针对环境保护工作中某些尚无相应单行法的重要领域而制定的条例。3、环境标准体系。(1)国家环境标准构成: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这两个是强制性环境标准)、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国家环境基础标准(这三个是推荐性环境标准)。(2)地方环境标准制定条件:对于国家环境质量(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做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污染物排放)标准;对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已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地方标准优先国家环境标准执行。(3)有行业性排放标准的执行行业性排放标准,没有行业性排放标准的执行跨行业综合性排放标准。4、环评工作等级分级:(1)一级评价,环境要素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详细、深入的评价,一般采用定量化计算来描述完成;(2)二级评价,环境要素的重点环境影响进行详细、深入的评价,一般采用定量化计算和定性描述完成;(3)三级评价,环境要素的环境影响进行一般评价,通过定性描述来完成。等级调整基本要求:对于某一具体建设项目,其单项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可根据建设项目工程特点、所在地区环境特征、国家或地方政府对环境的有关特殊要求等进行适当调整,但调整的幅度上下不应超过一级,并应说明调整的具体理由。对于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各单项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不一定都很高。对于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建设项目,各单项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一般均低于三级;个别须设置评价专题的,具体的评价等级按单项环境影响评价导则要求进行。5、三个阶段:建设阶段、生产运行阶段、服务期满阶段。两个时段:影响的衰减能力最差的时期和影响的衰减能力一般的时期。两类环境质量参数:常规参数、特征参数。6、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的规定。(一)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全面、详细的评价;(二)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轻度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或者专项评价;(三)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7、污染源调查中,燃煤SO2排放量计算,烟尘排放量计算。8、污染源评价中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的确定。9、工程分析的两种类型:以污染影响为主的污染型建设项目工程分析、以生态保护为主的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工程分析的主要目的:查清建设项目的生产工艺,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处理或处置方法、排放方式和排放种类,定量地给出污染物的排放量,估计其影响,提出减少其环境污染的措施。工程分析的方法:类比分析法、物料平衡法、资料复用法。10、新建项目的“两本账”:工程工艺过程中污染物产生量和按治理规划和评价规定措施实施后能够实现的污染物消减量。改扩建项目的“三本帐”:技改扩建前污染物排放量、技改扩建项目污染物排放量、技改扩建完成后污染物排放量。11、清洁生产:指采取不断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消减污染物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清洁生产的评价指标: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资源能源利用指标、产品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废物回收利用指标、质量管理指标。12、环境空气敏感区:指评价范围内按GB3095规定划分为一类功能区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二类功能区中的居民区、文化区等人群较集中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以及对项目排放大气污染物敏感的区域。简单地形:距污染源中心点5km内的地形高度(不含建筑物)低于排气筒高度时。复杂地形:距污染源中心点5km内的地形高度(不含建筑物)等于或超过排气筒高度时。大气污染源分类:点源、面源、线源、体源。常规污染物:二氧化硫、颗粒物(TSP、PM10)、氮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