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初中数学八上《25-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word教案-(12).docx
上传人:书生****ma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5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苏科初中数学八上《25-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word教案-(12).docx

苏科初中数学八上《25-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word教案-(12).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3)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直角三角形的一个性质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2.经历“折纸、画图、观察、归纳”的活动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抽象、概括能力,不断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3.在交流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推理的思考方法,进一步提高说理、分析、猜想和归纳的能力;4.引导学生理解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都是获得数学结论的重要途径,进一步体会证明的必要性.教学重点:探索并能应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解决相关数学问题.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用“分析法”证明“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教学过程:情境创设:提问:1.等腰三角形有哪些性质?(等边对等角;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线、中线及顶角平分线重合.)2.怎样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方法:(1)根据定义,证明三角形有两边相等;(2)根据“等角对等边”,只要证明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设计思路:复习回顾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方法,为下面解决问题作铺垫,同时也明确无论是证明线段相等还是折出等腰三角形,都只要证(寻)得相等的角即可.)应用反馈:根据你所掌握的方法独立解决下列问题:已知:如图,∠EAC是△ABC的外角,AD平分∠EAC,AD∥BC.求证:AB=AC.学生独立思考分析,代表发言.解:△ABC是等腰三角形.∵AD∥BC,∴∠EAD=∠B,∠DAC=∠C.∵∠EAD=∠DAC,∴∠B=∠C.∴AB=AC(等角对等边).(设计思路: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的直接应用,同时也为下面折纸活动作铺垫.)思考:(1)上图中,如果AB=AC,AD∥BC,那么AD平分∠EAC吗?试证明你的结论.学生板演.∵AD∥BC,∴∠EAD=∠B,∠DAC=∠C.∵AB=AC,∴∠B=∠C(等边对等角).∴∠EAD=∠DAC.∴AD平分∠EAC.思考:(2)上图中,如果AB=AC,AD平分∠EAC,那么AD∥BC吗?通过这一系列问题的解决,你有什么发现?学生交流想法,代表发言.归纳结论:①AB=AC;②AD平分∠EAC;③AD∥BC三个论断中,其中任意两个成立,第三个一定也成立.(设计思路:“思考”两题是第1题的变式,同时也是“等边对等角”性质的应用.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举一反三的思维习惯,也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活动一:操作·探索1.提问:你能用折纸的方法将一个直角三角形分成两个等腰三角形吗?学生思考,操作,小组内交流.学生代表发言,说明折纸的方法,指出△ACD与△BCD是等腰三角形;2.提问:△ACD与△BCD为什么是等腰三角形?请说明理由.在学生代表带领下操作,将剪出的直角三角形纸片,分别按图(2)(3)折叠,标出点D,连接CD.3.提问:观察图形,你还有哪些发现?观察图形,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代表发言.有4个直角三角形全等;BD=CD=AD;……(设计思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明确操作活动的目的,为在折纸过程中发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作铺垫.通过折纸,让学生亲历操作——观察——发现——归纳的过程,体验“做数学”,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动手能力.设计这个活动的目的是通过观察线段CD把直角三角形ABC分成的2个三角形,进一步获得直角三角形与斜边的关系.实质是从中引导学生不断地学会从多个角度观察、认识图形,主动地发现和获得新的数学结论,不断地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相互讨论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同时也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精神和发散思维能力.)活动二:探索·说理1.提问.(1)D是斜边AB的中点吗?(2)斜边AB上的中线CD与斜边AB有何数量关系?在刚才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学生回答,得出结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设计思路: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2.刚才我们通过折纸活动发现“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你能说明理由吗?(1)你能根据题中的已知条件和要说明的结论画出图形来表示吗?画出Rt△ABC,∠ACB=90°,CD为斜边上的中线.(设计思路:巩固证明文字命题的一般步骤.引导学生进行严格的证明,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证明的必要性.提供学生充分讨论和交流的机会,鼓励学生进行不同证明思路的交流和讨论.)(2)思考:怎样说明CD=eq\f(1,2)AB?分析:在折纸活动中,你怎样找出斜边上的中线?假设已知CD=eq\f(1,2)AB,那么我们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这对于你说明结论有启发吗?(2)首先独立思考,尝试证明,再小组讨论交流,代表发言,说明如何想到证明思路的?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