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教案.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23 大小:2.3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教案.pdf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教案.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一、第八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围绕“相处”这个主题编排了《狐假虎威》《狐狸分奶酪》《纸船和风筝》《风娃娃》4篇童话故事。通过童话故事,让学生感受应该怎样与人相处。这些童话故事情节生动有趣,角色个性鲜明,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注意与人友好相处。“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自主识字、自主阅读”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一年级编排连环画课文,引导学生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图画、字形特点、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等方法猜字阅读。在此基础上,本册安排了《纸船和风筝》《风娃娃》两篇全文不注音的课文,旨在引导学生把之前学习的方法以及本学期学习的部首查字法等识字方法综合运用到课文的学习中来。这样的安排也是为二年级下册开始,课文不再全文注音的学习作铺垫。二、第一单元教学目标1.认识64个生字,会写31个词语。2.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自主识字、自主阅读,读懂课文。3.借助提示,复述课文。4.继续学习默读,试着做到不出声。5.通过故事内容,感受应该怎么与人相处。6.利用形声字的特点猜读拟声词,了解左右宽窄大致相等的字的书写要点。积累还有动物的四字成语。1三、教学重难点1.“借助提示,复述课文”是本单元教学的一个教学重点。表演童话故事,要以熟读为基础。教学时,给词语分类后,还需引导学生根据两类词语感知它们是怎么做怎么说的,并借助对话中的提示语帮助学生体会角色的心理活动,在此基础上将分角色表演落实到位。2.继第七单元第一次提出“学生默读”的要求后,本单元在《纸船和风筝》一课再次提出“学习默读”的要求,旨在巩固默读的方法,并能将这一方法运用到日常阅读中,促进阅读理解。四、教学建议本单元的内容目标明确。我们教学时,给词语分类后,引导学生感借助对话中的提示语帮助学生体会角色的心理活动,在此基础上进行分角色表演朗读。五、课时安排课文共8课时,语文园地3课时,本单元计划11课时完成。2课题22《狐假虎威》1、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7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目标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体会寓意,使学生受到启发和教育。教学重点1、掌握本课一类字和一类字。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狐假虎威”寓意,使学生受到启发和教育。教学方法讲授法、游戏法、探究法等。教学1.生字词语卡片;准备2.制作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批注教学内容初读感知,认识新字一、竟猜谜语,激趣导入。1、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一个猜谜游戏:(1)黄袍袍,黑斑斑,龇牙咧嘴瞪眼睛;森林里面称大王,捕食野兽本领强。(老虎)(2)模样像狼脸儿长,三角耳朵猫儿黄,昼伏夜出捕肉吃,毛皮好做女士装。(狐狸)他们俩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2、板书课题:“狐假虎威”领读课题。问:“假”有几个读音?(两个读音:jiǎ、jià)在这里应读jiǎ,为什么这样读,是什么意思呢,这就需要大家从课文中去寻找答案了,大家加油啊!3二、配乐朗读听感结合。(学生轻轻地打开书一边听录音,一边看书。)三、阅读课文识记字词。师:“狐假虎威”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呢?想不想自己读一读?1、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带出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尝试理教学过程解词语的意思。2、学习字词。(1)出示生字,这些生字是我们读书的拦路虎,要想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就要先把它们清除。①请同学们自己读读生字,你觉得难读的字可以看着拼音多读几遍。②检查:你觉得哪个字难读,会读了吗?(指名读)重点提醒学生注意“扯、兽、爪”是翘舌音,“闷、窜、胆”是前鼻韵母,“趟、抗”是后鼻韵母,“蒙住”的“蒙”读mēng,不读méng.,齐读。③去掉拼音读一读,同桌互相读一读,听一听。开火车读。(2)出示生字组成的词语:狐假虎威、茂密、扑过去、半信半疑、猴子、野猪、梅花鹿、害怕、威风胆子吓跑寻找爪子借着、骨碌、违抗、窜过、一趟、狡猾、百兽(3)生字组成的词语会不会读?自由练读,抢读词语卡片。(4)小结:只一会儿功夫,就把字音读得那么准,同学们多不简单哪!自己夸夸自己吧!3、读通课文。(1)现在我们再读读课文,你觉得哪句话难读就在这句话前面画上“”,并把这句话多读几遍,直到读通顺了,再接着往下读。(2)指名汇报练读的效果。(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