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2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pdf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年级初二教科书版本及章节部编版单元(或主题)教学设计单元(或主题)名称第四单元1.单元(或主题)教学设计说明本单元选入五篇散文,分别代表了四种不同类型,写人记事散文《背影》、借物喻人散文《白杨礼赞》、哲理散文《散文两篇》、风俗散文《昆明的雨》,但均是作者内心独特的感受,语言质朴华丽。教学本单元,既要注意散文教学的共性,教给学生一定的文体知识和赏析知识,引导他们自主进行散文赏析;又要注意本单元教学任务的特殊性,抓住“类型”这个关键词,让学生在阅读赏析中自己感受和体会散文类型的特点,从而达到“学文识类”。在写法、语言的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多读、多品、多思、多悟、多总结,教师适时引导帮助学生将阅读推向深入。在文章写法和语言的特点上,注重群文阅读和对比阅读,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赏析课文,从而把握散文“形散而神聚”的特点。对于散文的教学,课标要求: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并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对于写作教学,课标要求: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2.单元(或主题)学习目标与重点难点学习目标(1)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理解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2)了解不同类型散文的特点,把握各类散文在写法上的独特之处。(3)反复朗读课文,品味、欣赏各具特色的语言,培养对散文语言的赏析能力。(4)能真情实感的写出自己的感受.重难点(1)《背影》: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体味朴实的语言中所包含的深情。(2)《白杨礼赞》:学习象征的艺术手法,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3)《散文两篇》:学习作者从自身生活经历谈起,表达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深刻的人生感悟的写法。(4)《昆明的雨》:学会阅读和鉴赏抒情散文,品味文中语句,体会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思念。(5)写作:能语言连贯地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3.单元(或主题)整体教学思路(教学结构图)(1)知识内在逻辑体系的逆向结构本单元阅读部分四篇课文:写人记事散文《背影》、借物喻人散文《白杨礼赞》、哲理散文《散文两篇》、风俗散文《昆明的雨》,这些文章都是作者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人、物、事和自然风情,阅读中可以感受到人物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本单元体现了散文的多种样式,或叙事、或描写、或抒情、或表达人生思考、或描绘风土人情。但均是作者内心独特的感受,语言质朴华丽等特色依主旨、文风而定。(2)整体教学体系①在具体的阅读赏析中把握不同类型散文的基本特点。②以理解写法品味语言为教学重点。③要有单元整体意识,各篇课文的教学要有侧重点。④要重视内引外联,比较阅读。第1课时教学设计(其他课时同)课题《背影》新授课章/单元复习课□专题复习课□课型习题/试卷讲评课□学科实践活动课□其他□1.教学内容分析《背影》是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课文,这一单元学习的散文类型多样。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是写人记事散文的典范,它从一个独特的视角表现父亲对儿子深切的爱和父子之间的深情。在祸不单行、阴云笼罩的日子,父亲看似不经意的爱显得异乎寻常地感人。作者没有平铺直叙地记述父子间的故事,而是集中表现父亲的背影这一形象,切入点小而寓意深刻。文章的叙述和描写都恰到好处,朴素的语言表达了真挚的情感。2.学习者分析学生已学过写人记事散文,如《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会抓住主要人物和事件来品析感情。而本课则是突出表现了父亲的背影,并以此为中心来变现父子之情。但文中的父子之情是有发展变化的,学生如果不能深入文本,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这一感情的变化不易把握。3.学习目标确定(1)朗读课文,感知背影。(2)跳读全文,精读背影。4.学习重点难点跳读课文,精读背影。5.学习评价设计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教学目标。6.学习活动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朗读课文,寻找背影教师活动1学生活动1文中几次写了父亲的“背影”?分别用学生朗读课文,圈点勾画做批注。一个短语概括出来。重点写的是那次背影?活动意图说明: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梳理课文写了哪四次背影,为下一步精读做铺垫。环节二:跳读课文,精读背影。教师活动2学生活动2文章第6段写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过精读品味,小组交流,班级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