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潜山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上传人:努力****梓颖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安徽省潜山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安徽省潜山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安徽省潜山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良渚古城遗址是人类早期城市文明的范例。经考古发现,遗址中存在王陵、大规模墓葬、祭坛、大型宫殿基址以及大批玉制礼器等。良渚古城遗址的考古发现()表明中国古代文明长期领先世界实证了中华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说明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证实标志着最早的奴隶制国家诞生2、春秋时期,周王室势力衰微,被华夏视为戎、狄、蛮、夷的周边诸族群纷纷进入中原,形成了与诸夏交错杂居的现象。这种现象出现的最直接的影响是()A.加速了社会转型B.冲击了贵族政治C.促进了民族交融D.推动了战国变法3、《史记正义》采用条目加注释的形式对《史记》进行解释。“周封以五等之爵,蓟燕二国俱武王立,因燕山、蓟丘为名,其地足自立国。”据此推测其所注制度是()A.禅让制B.分封制C.宗法制D.王位世袭制4、春秋战国时期,儒法两家进行了长期的“德刑”之争和“礼法”之争,而最终在战国终世之际,法家的“刑法”思想占据了治国理念的主导地位。这一结果()A.顺应了当时政治形势的需要B.促进了古代法律体系的成熟C.反映了法治观念已深人人心D.导致了社会矛盾的日趋激化5、秦朝规定各级官僚机构均以文书行政,“毋口请"”,并形成了严密的文书行政管理制度,还建立了以邮驿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秦朝的这种做法()A.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B.实现了思想统一C.提高了国家治理能力D.导致了暴政统治6、下表是相关史书关于儒家学者籍贯分布的记载,据此能够得出的结论是齐鲁地区其他地区籍贯不明着《史记·儒林列传》71.79%17.95%10.26%《汉书·儒林传》45.60%46.11%8.2%9《后汉书·儒林列传》36.36%63.64%0%齐鲁地区儒学的衰落B.儒家思想在各地传播C.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D.中央集权的空前强大7、有人指出,从汉武帝时期开始,中华大地从东北到西南,从草原到岭南,凡是中央王朝统治所及之地,无不渐染儒风,最终都成为儒学的教化之地。这得益于()A.设立中朝、加强皇权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实行察举、选拔官吏D.分设刺史、巡视监察8、董仲舒哲学之“天”的属性是由道德之天、自然之天、神灵之天三者相结合的混合体,三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道德之天是核心,“仁”是“天”的精神,“天”是“仁”之表象。董仲舒这样构建的“天”的哲学的根本目的是()A.神化儒家学术强调“独尊儒术”的必要B.吸收道家、阴阳家学说改造儒学C.利用儒家的仁德之政解决现实需要D.利用“天人合一”观念论证儒家学说9、汉末以来许多世族聚族而居,形成“坞堡”。南北朝时北方农民为维持生计大量依附于“坞堡”中,仅关中就有“坞堡”三千多个,这种耕战兼备的生产模式被史家称作“坞壁经济”。南北朝“坞壁经济”的出现()A.导致了农耕经济的衰落B.遏制了士族门阀政治的发展C.不利于大一统局面形成D.加速了经济重心南移的进程10、3--6世纪被称为汉唐盛世之间动荡复杂而又充满机遇的过渡期。下列曾出现于东晋的历史现象是()A、实现了短暂的统一B、君主专制达到顶峰C、南方经济超越北方D、高门士族执掌朝政成书于5世纪的《洛阳伽蓝记》记载:“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昨至洛阳,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义富庶,人物殷阜。”此段文字反映了()隋朝时洛阳商业盛极一时B.南朝统治下的洛阳经济恢复C.门阀世族在中原得到发展D.孝文帝迁都洛阳后促进繁荣阅读下表材料,可以比较出长城和大运河的共同点是()长城大运河秦汉时期,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保护了中原北部地区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隋唐时期,成为联系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加强了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A.抵御了匈奴侵扰B.削弱诸侯国势力C.促进了南北交流D.有利于巩固统一13、《新唐书·兵志》记载:大盗既灭,而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列为侯王者,皆除节度使。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这反映了()A.安史之乱的过程B.藩镇割据的局面C.农民起义的情况D.宦官专权的形势14、唐朝租庸调制规定男子除租、调外,还可以纳绢或布代役;两税法规定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这一变化反映了()A.国家废除了长期以来的人丁税B.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松弛C.政府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D.小农经济不断发展的结果15、脍炙人口的《木兰辞》是北朝民歌,也是中华民族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从艺术形式上,反映了北方民族妇女的特色;从文字而言,词兼胡汉,“天子”“可汗”并用。这反映了()A.少数民族为中华文化增添色彩B.北方女性具有男子的英雄气概C.民族融合的趋势开始出现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