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建筑的审美与实用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即使看到相同的景物也会有不同的感受,因为我们每个人的人生经历不同,生活的环境也不同。对于美的感受自然也就不同了。因此可以说美无处不在充溢着我们的生活。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最多的就是建筑了吧,房子、商场、景区等无一不是由建筑构成的。形形色色的建筑也会给人美的感受,无论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也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建筑师们都会充分考虑自己建造的建筑的实用性和审美性。实用性的存在则是为了让它更加坚固更加可靠,让住的人更加有安全感;审美性的存在是为了让它更加美观更加赏心悦目,让住的人更加舒适自在。我们人类追求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充实,还有精神上的愉悦。所以任何建筑物的设计与制造,都会考虑两个方面:一、要有实用价值;二、要符合一定的审美观念。实用是建筑物的首要和基本要素,美观是建筑物满足人们审美需求的必要因素。大到高楼大厦,小到茅屋草舍,存在即有它的使用价值。有了实用价值,又达到了一定的美观度,便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用,展现其最佳风采。简而言之,建筑美离不开实用与美观。建筑艺术是物质功能性与审美功能性相结合的艺术,只有实现了二者的完美统一,才能使建筑物绽放夺目异彩。也就有了我们熟知的“建筑美学”这一名词。我们人类无法离开建筑而活,我们可以不关心挂在墙上的名家字画,也可以不关心矗立在庭院中的雕塑,更可以无视陈列在博古架上的古玩珍品,但是我们无法忽略身边的建筑。因为我们进门工作、生活在建筑物中,出门一排排的建筑物就闯入眼睛。我们无法回避,因为建筑就是我们的日常生活的地方。由于建筑一旦建成,除非地震火灾和战争破坏,一般都会长期保留下去,便成了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纪念物体。比如中国的万里长城,当初修建是为了抵御匈奴,但是到了现在便成为我中华名族的象征性建筑。再比如希腊的神庙、罗马的广场、巴黎的铁塔等。相对于其它类艺术,美可能是唯一目的或主要目的,而建筑却必须和实用联系在一起。建筑是一种综合性艺术,如果说“音乐是流动的建筑”那么“建筑就是凝固的音乐了”。一座好的建筑不仅是让人住着舒服更能给人以赏心悦目的美学感受。也就是说,建筑物功能的好与坏,往往决定着人们观感的美与丑,因而建筑的审美意义,有赖于实用意义。试想,一座通风不良、噪声震耳、光线幽暗的车间,外观装扮得再花哨,也不会引起工人的美感;相反如果一座华丽高大的楼房,如果风一吹就摇摇晃晃,那么无论色彩怎么鲜艳,住在这座楼房里的人也不会觉得它美。人的审美观又会随时代的变迁而变更,一个时代的建筑风格是一个时代经济、文化、艺术、科学技术状况和宗教信仰的综合反映。当代艺术家简森在《世界美术史》中说:“当我们想起任何一种重要的文明的时候,我们有一种习惯,就是用伟大的建筑来代表它。”建筑的实用与审美相结合后的产物,就像这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建筑方面,往往是需要审美性和实用性有着和谐、统一的关系的,但是这种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不同的建筑不同的结构而不断变化的。我国最具代表性的建筑——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代24个皇帝的皇宫。是当今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建筑最雄伟、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和古建筑群,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之大成。紫禁城是一座长方形的城池,四周有城墙围绕,城墙外有的护城河,是护卫紫禁城的重要设施。城墙四边各有一门,南为午门,北为神武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城墙的四角有四座设计精巧的角楼。从审美的角度来看,紫禁城宫殿都是传统的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其平面布局显示了它的雄伟、堂皇、庄严和和谐,可以说它是世上罕见的;从实用的角度来说,紫禁城是古代皇帝和其妃嫔王子居住之地,也是帝王的办公场所,皇帝登基、大婚、册封、命将、出征等都在此举行盛大仪式。即使到了现在它的观赏价值巨大,每年都能为政府带来不菲的旅游收入,也让更多人了解过往的历史。哥特式建筑是1140年左右产生于法国的欧洲建筑风格,为文艺复兴建筑所继承。哥德式建筑主要用于教堂,整体风格为高耸瘦削,以卓越的建筑技艺表现了神秘、哀婉、崇高的强烈情感,对后世其他艺术均有重大影响。哥德式大教堂等无价建筑艺术已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我们中国人大都习惯了方方正正的建筑风格,什么北京的四合院啊,故宫啊之类的,都是像中国汉字一样棱角分明的。就我个人来看,见多了的事物不会再显得那么神秘,不再那么具有吸引力。偶尔接触新鲜事物不仅能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更重要的是提升了自己的审美情趣。使自己对“美”有更深入地理解。无论是紫禁城还是哥特式建筑,都集结了人类的审美因素,真正做到了审美因素与实用因素的完美统一、有机结合,并加载到现实生活中。通过审美因素与实用因素的积极配合、协调互补,创造出了伟大的工程。不管世界怎样变,科技怎么进步,建筑的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