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外国语大学网络教育学院.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6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北京外国语大学网络教育学院.doc

北京外国语大学网络教育学院.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页()邓小平理论概论(08秋)北京外国语大学网络教育学院“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程终结考试答题卷学习中心:上海师大学籍号:_082032030025姓名:李淑萍单项选择题DADCCBBADB辨析题我国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主要体现在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比重占绝对优势:正确原因: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为主的集体经济,也属于公有制经济。党的十五大强调,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一是就全国而言的,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二是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在其他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以加强重点,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三、简答题1.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HYPERLINK"javascript:openwin(%22../total/m_001.htm%22)"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培育“四有”新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生产力的三要素中,人是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既需要我们的劳动者具有高度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又需要有严格的纪律和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教育科学文化建设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智力支持问题。其主要内容包括教育、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卫生体育、图书馆等各项文化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知识水平的提高,还包括健康、愉快、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群众性娱乐活动。加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哲学、社会科学等文化事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对于提高民族素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作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迫切要求文化事业有一个大的提高和发展。只有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活动,继承发扬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文化传统,积极吸收世界文化优秀成果,社会主义的教育科学文化事业才能健康发展,日益繁荣。2。邓小平指出:“世界上现在有两件事情要同时做,一个是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一个是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现在出现的新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不能长久维持的。少数国家垄断一切,这种形式过去多少年没有解决任何问题,今后也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应该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我国倡导的国际政治新秩序的内容包括:建立同以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为基础的旧秩序根本不同的崭新的HYPERLINK"javascript:openwin(%22m_804.htm%22)"国际秩序;各国不论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的平等成员,都有权参与协商解决世界事务,摈弃以大欺小、以强凌弱、以富压贫和由一两个大国或几个大国垄断国际事务;各国都有权根据本国国情选择自己的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和发展道路,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把某种特定的发展模式强加给别的国家;各国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必须坚持国家间的争端应通过和平谈判合理解决,反对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反对武装侵略和用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我国倡导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内容包括:各国有权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制度、经济模式和发展道路;各国有权对本国资源及其开发实行有效控制;各国都有权参与处理国际经济事务;发达国家应尊重和照顾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和需要,在提供援助时不应附加任何政治条件;加强南北对话和合作,在商品、贸易、资金、债务、货币、金融等重要经济领域做出必要的调整和改革,做到经济上互惠互利。论述题十六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教育是现代化科技发展的智力基础,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必要条件,是培育熟练劳动力的根本途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在整个现代化过程中处于基础地拉,起着先导作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本来就包括教育在内。实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依靠人才、科技的优势,而人才、科技的优势,又以教育的发展为前提。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对教育提出多方的新要求。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在经济起飞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