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上第二次月考.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7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初三语文上第二次月考.doc

初三语文上第二次月考.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初三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2007年11月20日)一、积累与运用(20分)1、阅读下面语段,完成文后各题。(6分)回眸过去,我们曾走过多少个百花争艳的春天,烈日炎炎的酷署,()累累的金秋,寒风刺骨的严冬,这其中有道不尽的辛酸苦辣。一次次刻骨铭心的亲身体验,让我们读懂了生活的起伏多变,阴晴无常。而自我调整心态,以乐观向上的态度(tǎn)荡地面对人生是尤为重要的。即使是枯躁乏味的人生,也会因此变得妙趣横生。我们扬起风帆的生活,在浩瀚无垠的大海上航行。我们勇敢地接受阳光的抚摸、风雨的(),让心灵得到净化。我们坚信,雨后见彩虹,生命之舟将驶向成功的彼岸。(1)从下面两组词语中各选一个最恰当的依次填入文中括号里。(2分)①硕果成果②洗刷洗礼(2)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2分)tǎn()荡抚()摸(3)下面词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更正。(2分)酷署:改为枯躁乏味:改为2、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填空。(2分)备选成语:卧薪尝胆守株待兔精卫填海锲而不舍悬梁刺股坚持不懈执着的故事不老——愚公移山,夸父逐日,();执着的人物不朽——闻鸡起舞的祖逖,()的勾践,面壁静修的达摩。执着是(),是(),是一支永无休止符的进行曲。3、删改下面一副对联的上联,使之对仗工整。(2分)上联:苟有恒,何必要三更才入眠五更就忙着起床下联: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改后:上联:(3)古诗文默写。(7分,)①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抒发主人公杀敌为国,守卫边疆的坦荡胸怀和豪情壮志的诗句是:,,。②,只有香如故。③莫道不消魂,,。④塞下秋来风景异,。4、著名作家安徒生很俭朴。有一次,他戴着一顶破旧的帽子在街上走,有个行人嘲笑他说:“你脑袋上的那个玩意儿是什么?能算是帽子么?”安徒生不露声色地回敬说:“你帽子下面的那个玩意儿是什么?能算是脑袋么?”安徒生答话的言外之意是(1分)。5、《水浒》中描绘了众好汉聚义梁山的情形,在众头领中,将“聚义厅”改为“忠义堂”,主张梁山好汉走“招安”之路的代表人物是(2分)。二、阅读(50分)(一)(6分)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己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6、指出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两组:(①________②________)(2分)A、为坛而盟/山盟海誓B、死即举大名耳/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C、祭以尉首/以头抢地耳D、从民欲也/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从文段来看,你认为陈涉是个怎样的人?(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狙公(8分)楚有养狙(jū,猴子)以为生者,楚人谓之狙公。旦日,必部分(安排)众狙于庭,使老狙率以之山中,求草木之实,赋十一以自奉。或不给,则加鞭棰焉。群狙皆患苦之,弗敢违。一日,有小狙谓众狙曰:“山之果,公所树与?”曰:“否也,天生也。”曰:“非公不得而取与?”曰:“否,皆得而取也。”曰:“然则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言未既,众狙皆寤。其夕,相与伺狙公之寝,破栅毁柙,取其积,相携而入于林中,不复归。狙公卒馁而死。郁离子曰:“世有以术使民而无道揆(kuí,道义,法度)者,其如狙公乎?未其昏而未觉也;一旦有开之,其术穷矣。”9、下列句中“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使老狙率以之山中A.楚人谓之狙公B辍耕之垄上C.智能之士思得明君D要离之刺庆忌也10、解释下列加点的字:(2分)(2)或不给()(3)狙公卒馁而死()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1)群狙皆患苦之,弗敢违。12、本文揭示了封建社会中的社会现象。(2分)(三)(21分)第七条白裙子和婉同宿舍的六个女生都来自城市。不用说,婉来自乡下。进入初夏的一天,同室的雅文从街上买回一条洁白的连衣裙。几个女孩一下子围过去,又捏又揉,争着试穿,赞叹之声不绝。最后,大家商定,每个人都买一条这样的白裙子。试想,七个清纯漂亮的大一女生,身着一色的白裙在校园里鱼贯而行,说不定会掀起一场不小的风波呢!她们征求婉的意见,婉从书上抬起眼睛,极不自然地笑笑,未置可否。两周后宿舍里便有了六条那样的白裙子。只有婉还是那身土里土气的衣服。她们催婉快些写信往家里写信要钱。写还是不写?婉心里非常矛盾。她清楚家里的情况,父母为供她上大学已是债台高筑,180元一条的裙子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