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河南省审计厅文件豫审〔2010〕46号河南省审计厅关于印发全省2009年度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政策履行情况专项审计调查工作方案的通知各省辖市、扩权县(市)审计局:《全省2009年度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政策履行情况专项审计调查工作方案》已经厅领导审定,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情况认真贯彻履行。履行中如有问题,请与省厅行政事业二处联系。二○一○年三月十六日全省2009年度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政策履行情况专项审计调查工作方案根据河南省审计厅2010年度全省统一组织审计项目计划的安排,自2010年3至10月组织全省审计机关对2009年度省政府“十大实事”中关于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政策履行情况进行审计调查。为切实搞好此项工作,特制定本方案。一、审计工作目标通过审计调查,促进各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和“两免一补”政策的履行,进一步规范教育投入资金的管理;揭露和纠正教育资金在投入项目的立项、预算安排、资金拨付、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成因,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提高财政资金投资效益,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教育事业发展和中原崛起服务。二、审计范围(一)2009年全省农村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政策履行情况。(二)2009年全省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履行情况。(三)2008年底新增中央预算内投资的全省167所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建设情况。(四)2009年全省改扩建的50所摆布中等职业学校和县级职教中心建设情况。(五)2009年全省新建扩建的12个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情况。以上各项必要时追溯到其他年度。三、审计对象审计调查各省辖市财政局(结合预算履行审计进行,审计调查出的问题写入综合审计报告)、有关县级财政、教育、劳动、民政等主管部门,部分中小学校(含特殊教育学校)。四、审计内容与重点(一)审查农村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政策履行情况。各级政府是否按照确定的分担比例及时足额落实“生均公用经费”,县级财政是否开设“中央特设专户”,有无向上级虚报先生人数,冒领公用经费的情况;2009年是否按照小先生每年均330元、初中生每年均530元(含取暖费30元)的标准及时拨付,有无挤占、挪用、截留、滞留等违规行为;收入是否合理,有无虚列虚支、虚报冒领,有无用于教师工资、津贴、福利、基建、偿还债务等收入,有无以“白条”或不规范票据充抵收入,有无抵顶应由县级财政安排的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资金;结余资金是否按要求向办学条件薄弱、边远乡村的学校倾斜,有无挪用到基本建设或抵顶下一学期公用经费补助资金等违规现象。(二)审查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资金政策履行情况。各级政府是否按规定足额筹集资金,并纳入预算,免费教科书资金是否实行专户管理、分账核算、集中领取、封闭运转,是否按照免费教科书政府采购确定的结算价格据实结算;有无政策不落实、资金不到位或弄虚作假、转嫁负担,截留挪用或空转资金等问题;对贫困生界定是否合理,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经费是否按照小先生每天2元、初中生每天3元的标准及时拨付;有无以各种理由和名义向先生收取规定项目之外的费用或擅自提高收费标准,按规定收取的各项费用使用票据是否合规,是否及时缴存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结余资金是否按要求向办学条件薄弱、边远乡村的学校倾斜,有无违规作“二次分配”现象。(三)审查2009年度省政府“十大实事”中关于学校建设资金的管理及效益情况。1.学校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立项是否符合程序和要求,改、扩建项目是否经过鉴定,是否纳入当地学校建设全体规划,是否按规定程序报经省教育厅(或人劳厅)、财政厅备案,资金需求数额是否属实。2.县级财政部门是否建立学校建设资金财政专户,实行专户管理、封闭运转、县级报账、集中领取,有无将建设资金下拨乡镇和学校挪作他用等问题。3.县级配套资金是否按时足额到位,是否按照计划和工程进度领取资金,各地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有无超计划收入和留有资金缺口、搞“半拉子”工程问题。4.项目是否按计划建设,有无擅自调整建设项目问题;有无拖延工期,未能按时完成建设任务问题,有无加重农民负担,拖欠工程款等问题。5.项目资金是否专项用于上级规定的建设项目,有无扩大开支范围,挤占挪用和套取项目资金,和滞留、闲置和损失浪费等问题。6.工程设计、材料购置和项目施工是否按规定实行政府采购和施工项目投标,是否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竞争、择优”的准绳,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降低项目工程建设成本。7.项目竣工以后,是否及时进行检查验收,及时交付使用,并办理工程决算手续;有无审计部门出具的工程竣工决算的审计报告;有无闲置、投资效益差、未计固定资产及资产实物账,构成账外资产等问题。8.项目结余资金是否用于“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