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届高三物理第二轮专题复习摸底测试——功和能(一)--高中物理.doc
上传人:13****88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9KB 金币: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09届高三物理第二轮专题复习摸底测试——功和能(一)--高中物理.doc

2009届高三物理第二轮专题复习摸底测试——功和能(一)--高中物理.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http://cooco.net.cn永久免费组卷搜题网http://cooco.net.cn永久免费组卷搜题网功和能(一)一.选择题:1.下列与能量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意相等时间内动能的增量相同B.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机械能必然不守恒C.在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机械能不守恒D.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越大,动能越大2.水平传送带匀速运动,速度大小为v,现将一小工件轻放到传送带上,当它在传送带上滑动一段距离后速度达到v而与传送带保持相对静止。设工件质量为m,它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在工件相对传送带滑动的过程中()A.滑动摩擦力对工件做的功为B.工件机械能的添加量为C.工件相对于传送带滑动的路程为D.传送带克服摩擦力做的功3.在水平直轨道上以额定功率行驶的列车,所受阻力与质量成反比,由于发生紧急情况,分离了最初部分车厢,分离后车头保持额定功率运转,则()A.脱离部分做匀减速运动,车头部分做匀加速运动B.分离出的车厢越多,车头能获得的最大速度越大C.车头部分所受牵引力减小,但是速度增大AAACDD.车头部分所受牵引力增大,所以速度增大4.如图所示,一根轻弹簧下端固定,竖立在水平面上。其正上方A位置有一只小球。小球从静止开始下落,在B位置接触弹簧的上端,在C位置小球所受弹力大小等于重力,在D位置小球速度减小到零。对于小球下降阶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B位置小球动能最大B.在C位置小球动能最大C.从A→C位置小球重力势能的减少大于小球动能的添加D.从A→D位置小球重力势能的减少等于弹簧弹性势能的添加5.如图,一很长的、不可伸长的柔软轻绳跨过光滑定滑轮,绳两端各系一小球a和b.a球质量为2m,静置于地面;b球质量为3m,用手托住b球,此时b球离地高度为h,轻绳刚好拉紧.从静止开始释放b后,a可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为()A.hB.0.2hC.2hD.1.2h6.质量为m的子弹,以水平速度v射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木块,并留在其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子弹克服阻力做的功与木块获得的动能相等②阻力对子弹做的功与子弹动能的减少相等③子弹克服阻力做的功与子弹对木块做的功相等④子弹克服阻力做的功大于子弹对木块做的功A.①①B.②③C.③④D.②④7.质量为m的物体从静止出发以的加速度竖直下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体的机械能添加B.物体的机械能减少C.物体的动能添加D.重力做功二.试验题:8.某学习小组做探究“合力的功和物体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如图,图中小车是在一条橡皮筋作用下弹出,沿木板滑行,这时候,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当用2条、3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同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时,使每次实验中橡皮筋伸长的长度都保持分歧。每次实验中小车获得的速度由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测出。(1)除了图中已有的实验器材外,还需求导线、开关、(填测量工具)和电源(填“交流”或“直流”);(2)实验中,小车会受到摩擦阻力的作用,可以使木板适当倾斜来平衡掉摩擦阻力,则下面操作正确的是()A.放开小车,能够自鄙人滑即可B.放开小车,能够匀速下滑即可C.放开拖着纸带的小车,能够自鄙人滑即可D.放开拖着纸带的小车,能够匀速下滑即可(3)若木板水平放置,小车在两条橡皮筋作用下运动,当小车速度最大时,关于橡皮筋所处的形状与小车所在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橡皮筋处于原长形状B.橡皮筋仍处于伸长形状C.小车在两个铁钉的连线处D.小车已过两个铁钉的连线(4)在正确操作情况下,打在纸带上的点并不都是均匀的,为了测量小车获得的速度,应选用纸带的部分进行测量(根据下面所示的纸带回答)。ABFGHICDEK三.计算题:9.一辆质量为4t的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80KW,所受阻力为车重的0.1倍.如果汽车从静止开始在平直公路上做匀加速运动,当功率达到额定功率后,又以额定功率运动了一段距离,汽车达到最大速度,在全部过程中,汽车运动了125m,试求(1)汽车的最大速度;(2)在全部过程中,汽车发动机的牵引力做了多少功?(取g=10m/s2)10.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物体A和B分别系在一根不计质量的细绳两端,绳子跨过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倾角为30°的斜面顶端的滑轮,开始时把物体B拉到斜面底端,这时候物体A离地面的高度为0.8m。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从静止开始释放,取g=10m/s2,求:(1)物体A着地时的速度;(2)物体A着地后物体B沿斜面上滑的最大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