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深圳金百泽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HYPERLINK"http://www.kbsems.com"www.kbsems.com)成立于1997年,是HYPERLINK"http://www.kbsems.com"线路板行业十强企业,总部设在深圳,研发和生产分布在深圳、惠州和西安等地,为客户提供产品研发的HYPERLINK"http://www.kbsems.com"PCB设计、HYPERLINK"http://www.kbsems.com"PCB快速制造、HYPERLINK"http://www.kbsems.com"SMT加工、组装与测试及硬件集成等垂直整合解决方案,是国内最具特色的电子制造服务提供商。电话:0755-26546699-223电子封装技术的新进展(1.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八研究所,江苏无锡214035;2.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河北石家庄050002)摘要:本文综述了电子封装技术的最新进展。关键词:电子;封装;进展中图分类号:305.94文献标识码:A1引言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电子工业得到了迅猛发展,计算机、移动电话等产品的迅速普及,使得电子产业成为最引人注目和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电子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与之密切相关的电子封装业的发展,其重要性越来越突出。电子封装已从早期的为芯片提供机械支撑、保护和电热连接功能,逐渐融人到芯片制造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之中。电子工业的发展离不开电子封装的发展,20世纪最后二十年,随着微电子、光电子工业的巨变,为封装技术的发展创造了许多机遇和挑战,各种先进的封装技术不断涌现,如BGA、CSP、FCIP、WLP、MCM、SIP等,市场份额不断增加,2000年已达208亿美元,电子封装技术已经成为20世纪发展最快、应用最广的技术之一。随着21世纪纳米电子时代的到来,电子封装技术必将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也孕育着更大的发展。2电子封装技术的发展阶段电子封装技术的发展是伴随着器件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一代器件需要一代封装,它的发展史应当是器件性能不断提高、系统不断小型化的历史,以集成电路所需的微电子封装为例,其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为80年代之前的通孑L安装(THD)时代,通孔安装时代以TO型封装和双列直插封装为代表,IC的功能数不高,弓td却数较小(小于64),板的装配密度的增加并不重要,封装可由工人用手插入PCB板的通孔中,引线节距固定,引线数的增加将意味着封装尺寸的增大,封装的最大安装密度是10脚/cm',随着新的封装形式的不断涌现,这类封装将加速萎缩,预计其市场份额将从2000年的15%降到2005年的7%。第二阶段是80年代的表面安装器件时代,表面安装器件时代的代表是小外形封装(SOP)和扁平封装(QFP),他们大大提高了管脚数和组装密度,是封装技术的一次革命,正是这类封装技术支撑着日本半导体工业的繁荣,当时的封装技术也由日本主宰,因此周边引线的节距为公制(1.0、0.8、0.65、0.5、0.4mm),并且确定了80%的收缩原则,这些封装的设计概念与DIP不同,其封装体的尺寸固定而周边的引线节距根据需要而变化,这样也提高了生产率,最大引线数达到300,安装密度达到10-50脚/cm',此时也是金属引线塑料封装的黄金时代。第三个阶段是90年代的焊球阵列封装(BGA)/芯片尺寸封装(CSP)时代,日本的半导体工业在80年代一直领先于美国,而90年代美国超过了日本,占据了封装技术的主导地位,他们加宽了引线节距并采用了底部安装引线的BGA封装,BGA的引线节距主要有1.5mm和1.27mm两种,引线节距的扩大极大地促进了安装技术的进步和生产效率的提高,BGA封装的安装密度大约是40-60脚/cm2,随后日本将BGA的概念用于CSP,开发了引线节距更小的CSP封装,其引线节距可小到1.0mm以下,CSP封装进一步减少了产品的尺寸和重量,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随着CSP在日本的大批量生产,BGA时代也就慢慢地过渡到了BGA/CSP时代。封装业界普遍预测21世纪的头十年将迎来微电子封装技术的第四个发展阶段3D叠层封装时代--其代表性的产品将是系统级封装(SIP:systeminapackage),它在封装观念上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从原来的封装元件概念演变成封装系统,SIP实际上就是一系统基的多芯片封装(systemMCP),它是将多个芯片和可能的无源元件集成在同一封装内,形成具有系统功能的模块,因而可以实现较高的性能密度、更高的集成度、更小的成本和更大的灵活性,与第一代封装相比,封装效率提高60-80%,使电子设备减小1000倍,性能提高10倍,成本降低90%,可靠性增加10倍。3电子封装技术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