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黄疸教学目的、要求教学重点、难点概念胆红素正常代谢(图示3-7)(一)按病因学分类1、溶血性黄疸2、肝细胞性黄疸3、胆汁淤积性黄疸(阻塞性黄疸)4、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以前3类最为多见,而第4类较罕见。1.溶血性黄疸凡能引起溶血的疾病都可产生黄疸。(图示3-8)2.肝细胞性黄疸各种使肝细胞广泛损害的疾病均可发生黄疸(图示3-9)3.胆汁淤积性黄疸①肝内性,②肝外性。(图示3-10)溶血性黄胆疸发生机制示意图(一)溶血性黄疸1、病因:凡能引起RBC大量破坏而产生溶血的疾病:先天性或后天获得性溶血、某些药物、毒蕈、蛇毒中毒等。2、发生机制:RBC大量破坏→大量非结合胆红素入血→超过肝C的摄取、结合与排泌能力,另外,由于溶血造成的贫血、缺氧和红细胞破坏产物的毒性作用,肝脏对胆红素的代谢功能↓→非结合胆红素在血中潴留→血中非结合胆红素(间胆)↑→黄疸。1.溶血性黄疸黄疸较轻,皮肤呈浅柠檬黄色。急性溶血时可有发热、寒战、头痛、腰背四肢酸痛,并有不同程度的贫血。血红蛋白尿(尿呈酱油色或浓茶色)。严重者可发生肾功能衰竭。慢性溶血多为先天性,可有贫血和脾大。4、实验室检查血液: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直胆)正常,非结合胆红素(间胆)↑;尿液:尿胆原↑胆红素(-)粪便:粪胆原↑,粪便颜色加深;其它:血红蛋白尿,隐血试验阳性;网织RBC↑骨髓RBC系列反应性增生。肝细胞性黄胆疸发生机制示意图(二)肝细胞性黄疸1、病因:各种使肝细胞广泛损害的疾病,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中毒性肝炎。钩端螺旋体病、肝癌等。(2)未受损的肝细胞仍能将间胆转变为直胆,被输入毛细胆管,从坏死的肝细胞反流入血循环,血中直胆↑2.肝细胞性黄疸皮肤、粘膜浅黄至深黄色,伴乏力、恶心、食欲减退、腹胀、肝区胀痛等症状,严重者有出血倾向。4、实验室检查血液:总胆红素↑直胆↑间胆↑尿液:尿胆原↑(轻度)胆红素:(+)粪便:粪胆原正常或减少颜色正常或变浅其它:不同程度肝功能异常胆汁淤积性黄疸发生机制示意图(三)胆汁淤积性黄疸1、病因:肝内性:(1)肝内阻塞性胆汁淤积:如肝内泥沙样结石、癌栓、寄生虫病。(2)肝内胆汁淤积:毛细胆管型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胆汁淤积、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肝外性:胆总管结石、狭窄、炎性水肿、肿瘤、蛔虫阻塞等。2、发病机制:胆道阻塞,阻塞上方压力↑→胆管扩张→小胆管与毛细胆管破裂→胆汁中胆红素反流入血→黄疸。临床表现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血液:总胆↑直胆↑间胆正常尿液:尿胆原↓或消失胆红素:(+)粪便:粪胆素↓或消失颜色变浅或呈陶土色其它:AKP、Chol↑、胆囊造影、B超、CT等。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1、假性黄疸某些药物如阿的平,食物如胡萝卜可引起皮肤黄染,但多在暴露部位为主,血胆红素不高。2、球结膜下脂肪堆积多见于老年人,黄色不均匀,内眦明显,皮肤不黄,血胆红素不高。3、临床常见三种黄疸的鉴别。1、黄疸伴发热见于急性胆管炎、肝脓肿、钩端螺旋体病、败血症2、黄疸伴上腹剧烈疼痛者可见于胆道结石、肝脓肿或胆道蛔虫病;右上腔剧痛、寒战高热,黄疸为夏科(Charcot)三联征,提示急性化脓性胆管炎。伴随症状伴随症状思考题Thank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