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年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期末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3积累与运用.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PDF 页数:43 大小:5.3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3-2024年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期末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3积累与运用.pdf

2023-2024年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期末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3积累与运用.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题03积累与运用(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2022·河北保定·三年级期末)下列诗句和作者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唐·李白)B.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宋·刘禹锡)C.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宋·叶绍翁)【答案】A【解析】考查诗句和作者的识记。A.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出自《早发白帝城》作者:唐·李白。原文:《早发白帝城》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B.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出自《望洞庭》作者:唐·刘禹锡。原文: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C.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出自《赠刘景文》作者是:宋·苏轼。原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2.(2022·河北·阳原县实验小学三年级期末)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小兴安岭》一文按时间顺序,介绍了小兴安岭四季的优美景色和丰富的物产。B.《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写了西湖夏季晴天和阴天的优美景色。C.《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小女该一共擦了四次火柴,在火柴的亮光中看到了种种幻象。【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课文的理解。A.正确,《美丽的小兴安岭》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作的,全文按照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描绘了小兴安岭在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说明了小兴安岭物产丰富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壮丽河山的赞美与热爱之情。B.有误,《饮湖上初晴后雨》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组诗作品。全文: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首赞美西湖美景的七绝,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广为流传,此诗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描写概括品评,尤其是后二句,被认为是对西湖的恰当评语。说法错误。C.有误,《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麦童话故事作家安徒生的一篇的童话故事。主要讲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富人合家欢乐,举杯共庆的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小女孩死了,嘴角却带着微笑,通过擦燃火柴的美好幻想与她饥寒交迫的现实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安徒生通过这个童话,表达了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刻同情,和对当时社会的不满,无情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和罪恶。《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小女孩擦燃了5次火柴。第一次擦燃火柴,她看到了一个烧得旺旺的大火炉;第二次擦燃火柴,她看到喷香的烤鹅;第三次擦燃火柴,她看见了美丽的圣诞树;第四次擦燃火柴,她看见了奶奶;第五次,在整把火柴的亮光里,她看见奶奶把她带走了。3.(2022·广东江门·三年级期末)下面书目和故事对应不正确的是()A.《安徒生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B.《格林童话》——《睡美人》C.《安徒生童话》——《白雪公主》D.《格林童话》——《青蛙王子》【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答题的关键是熟知文学常识,根据自己的积累作答。A、B、D正确;C.有误,《白雪公主》属于格林童话。白雪公主、是广泛流行于欧洲的一个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其中最著名的故事版本见于德国1812年的《格林童话》。讲述了美丽的白雪公主受继母的嫉妒而被多次置于死地,最后在七个小矮人和王子的帮助下获得新生的故事。二、判断题(2022·甘肃·三年级期末)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4.“药材、翅榜、倒影、危险”这几个词的书写都是正确的。()5.“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中“皆”的意思是全、都,“光”指的是司马光。()6.《父亲、树林和鸟》一文中的父亲曾经是个猎人。()7.“毛毯、充电器、衣架、垃圾桶、菜板”这组词语属于同一类物品。()8.《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作者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答案】4.×5.√6.×7.×8.√【解析】4.本题考查字形易错字。“药材、倒影、危险”这几个词的书写都是正确的;“翅榜”的书写错误,应改为“翅膀”。题目说法错误。5.本题考查字词解释。“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出自课文《司马光》,句意: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都跑开了,司马光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打破水缸。皆:全、都。光:司马光。题目说法正确。6.本题考查课文理解。课文《父亲、树林和鸟》叙述了父亲带“我”从滹沱河岸上的树林走过,亲身感受到父亲喜欢树林和爱歌唱的鸟的事,表达了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