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一、离心泵基础知识3、离心泵分类A-按叶轮液体流动方向B-按叶轮吸入方式C-按叶轮结构形式D-按壳体结构形式4、离心泵性能参数☆流量Q流量是泵在单位时间内输送出去的液体量(体积或质量)☆扬程H扬程是泵所抽送的单位重量液体从泵进口处(泵进口法兰)到泵出口处(泵出口法兰)能量的增值。☆转速n转速是泵轴单位时间的转数。☆汽蚀余量NPSH泵汽蚀余量又叫必需的净正吸入压头(NPSHr),它是为了保证泵不发生汽蚀所要的净正吸入压头。5泵性能曲线1)汽蚀的发生过程液体在一定温度下,降低压力至该温度下的汽化压力时,液体便产生气泡。2)汽蚀发生的阶段★初生阶段★发达阶段★终结阶段3)汽蚀类型游离或移动汽蚀/固定或附着汽蚀/旋涡汽蚀/振动汽蚀5)泵发生汽蚀的条件叶轮进口最低压力处的压力Pk,液体的汽化压力Pv因此:Pk=Pv则NPSHa=NPSHr泵发生汽蚀Pk<Pv则NPSHa<NPSHr泵发生严重汽蚀Pk>Pv则NPSHa>NPSHr泵无汽蚀△功率——泵输入功率为轴功率——泵输送出的能量为有效功率所有产品都具有二个共同特点:——轴向力自动平衡——非接触式螺旋槽密封。1自平衡结构特点※转子部件轴向力的平衡1润滑系统组成2仪表组成3控制逻辑原理及设备的功能1自平衡多级离心泵的拆装注意事项★参阅泵装配图资料★离心泵拆卸检查★零件清洗★零件的检查★密封环间隙要求★转子部件跳动检查★密封件的维修★机械密封位置确定★滑动轴承瓦背接触面要求★滑动轴承承载面研刮要求★滑动轴承间隙测量(压铅法)★组装规定——轴向间隙:转子总串动量设计为6~8mm,而实际上各泵有1~2mm的差别,总串动量在<4mm时有必要再检查。——推力轴承的间隙如果产品是配置的双面推力块轴承时,出厂的间隙值为。——滑动轴承的间隙间隙值用压铅方法测定时,设计规定值,当超过时应更换轴瓦。——动平衡要求不平衡力矩按级计算,并进行动平衡试验。★泵轴水平度要求:小于★泵、电机中心找正★对中调整不当导致泵机组运行的故障---齿形联轴器的齿磨损或膜片联轴器的膜片折皱严重。---造成泵机组的轴承偏磨,使轴承温度升高。---泵机组发生振动,各密封环磨损严重,造成介质和润滑油泄漏。---电机绕组温度升高甚至烧坏电机。★泵进出口管道配置及安装要求---为了保证泵有好的吸入性能,不引起泵发生汽蚀,当进口管道内的介质压力低于时,应使管道内的介质流速低于,当进口管道内的介质压力大于时,应使管道内的介质流速低于,必要时增大进口管直径,加配锥管(大小头)。---管道与泵进出口连接后,不允许管道对泵机组有太多的附加外力(见泵组布置图上的参数表:泵管口允许力和力矩),泵进出口附近的焊接管道应采取电加热退火等方式消除焊缝的焊接应力。★油路系统在运转进行冲洗润滑油系统的冲洗后的清洁度——是直接影响泵组正常运行状态七控制要求1电机一般要求电机功率、电压、防护等级、绝缘等级,接线方式一般为Y型,电机轴承用锂基油脂或稀油进行润滑。电机设有绕组和轴承温度传感器及220V空间加热器。2就地控制柜及仪表控制柜普通配置/仪表设定值3机组允许启动的条件4自平衡泵控制操作及运行说明八日常维护1日常巡检2润滑油应定期补换轴承箱内润滑油换油周期为:第一次换润滑油为新泵安装运行15~20天,第二次换油为第一次换油后运行60~70天;以后每运行半年应换一次油。油箱内润滑油换油周期为:当新泵投入运行达到480小时后,应更换新的润滑油。第二次换油时间为第一次换油后运行2000小时。以后可按油品质的使用情况进行更换,一般约6000小时更换一次。3泵机组应定期检修当泵连续不间断运行8000小时或间断运行(经常开机和关机)6000小时后,应进行拆卸检查,以确定过流部件的疲劳损坏状况并及时修复或更换。为确保泵的精度和可靠性,泵的大修应在制造厂或具备该泵大修能力的专业厂进行。4泵机组的操作与检查注意事项☆日常维护检查☆定期检查部位九操作、维护的安全措施安全措施是为了保证人身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1操作的安全措施2维护的安全措施十可能出现的故障和原因及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