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考地理考点聚焦突破复习课件11.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2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2届高考地理考点聚焦突破复习课件11.doc

2012届高考地理考点聚焦突破复习课件11.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聚焦点一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自然地理环境由地貌岩石、大气、水、土壤、生物等组成,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环境要整体性表现素热量、水分来自于地面,地面性质地貌直接影响到气候大气的水热状况及运动特征各种水体间存在水分交换,水圈、大气圈、岩石圈、水文生物圈之间也存在水分交换,水文是各地理要素影响的综合表现由内外力作用共同塑造,受河流、冰川、波浪、风、地貌地下水等影响植被受光、热、水、营养物质土壤等因素影响处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作用的交接土壤地带,是各种自然因素及时间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例1:2010湖南省高三十二校第一次联考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区,自然植被由下往上是河谷灌丛带、高山森林带、高山草原带、高山寒漠带。季节性转山放牧的牧民人口日增,而所产的山羊毛质量上乘,近年颇受市场欢迎。少数藏民在缓坡地栽种旱作,以补充其所需要的部分粮食。据此回答1~2题1当地已出现高山森林带上限下移、下限上移的退缩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①气候变暖变干②工矿业开发规模扩大③放牧地和耕作地面积扩展④栽培花卉和药材⑤燃料需求A.①③B.③⑤C.②⑤D.①④www.3edu.net2藏民所栽种的旱作以玉米、小麦、大麦、马铃薯土豆等为主,其中以马铃薯土豆的栽培高度上限最高,主要原因是马铃薯土豆A.可以在霜冻期栽种B.适合在冻土中培育C.生长期最短D.适宜碱性土壤【解析】第1题,高山森林带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水分条件。气候变暖会使雪线上升,导致高山森林带上限上移,故①错误。根据题意可知,当地高山森林带面积萎缩主要是农牧业发展造成的。为了放牧更多的山羊,扩大草场面积,造成高山森林带上限下移;为满足粮食需求而扩大耕地面积,造成高山森林带下限上移;森林面积的萎缩还与当地农民日常生活需要燃料有关;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区地势变化大,交通不便,不利于工矿业的开发和花卉的销售。第2题,随着海拔的增高,气温逐渐降低,一年内适合农作物生长的时间越来越短。马铃薯土豆生长期最短,故栽培高度上限最高。答案:1B2C【技巧点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1.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每个地理要素的演化都是自然地理环境演化的一个方面,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变化过程,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2.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3.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还体现为不同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区域。【变式训练1】2011长沙一中第六次月考下图为自然界碳、水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人类对碳循环过程的影响是造成目前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其中最主要影响的环节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2此图可以说明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B.地理环境中的碳循环不会跨越圈层界限C.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相互独立而存在的D.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处在不断的循环之中【解析】第1题,①火山喷发释放的二氧化碳、②绿色植物夜晚释放的二氧化碳、③绿色植物白天吸收的二氧化碳、④燃烧化石燃料释放的二氧化碳。火山喷发是偶然事件,绿色植物夜晚释放的二氧化碳也有限,因此碳循环主要取决于③、④两环节的收支状况。C选项正确。第2题,图中所示碳循环跨越了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等,由此可知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的,B、C选项错误。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是进行交换,而非循环,D选项错误。答案:1C2A聚焦点二地域分异规律地域分异表现出一定的有序性和普遍性,其成因、表现如下图所示:地方性分异规律常常表现出有序性和重复性的规律。其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水分差异、洋流四个因素,具体如下表所示:影响因素分布实例造成一些地带性自然带的缺失,如南半球无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海陆分布带,因为相应的纬度地带均为海洋改变自然带的地带性分布,如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虽地处西风带,但地形起伏位于背风坡,降水稀少,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水分差异如天山、昆仑山冰雪融水和雨水,在荒漠地区的山麓地带形成绿洲寒、暖流性质不同,导致大陆东西两岸自然带分布纬度位置的差异,洋流如南美西岸的热带荒漠带受秘鲁寒流的影响而延伸至赤道附近例2:2011长沙市一中第四次月考下图为“亚洲东部某区域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图示自然带的分布主要体现了A.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B.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C.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2自然带P在大陆东岸分布纬度较低,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形B.洋流C.太阳辐射D.大气环流【解析】第1题,图中区域自然带的分异是以热量为基础的,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