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考地理考点聚焦突破复习课件14.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2届高考地理考点聚焦突破复习课件14.doc

2012届高考地理考点聚焦突破复习课件14.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聚焦点三工业区位比较工业区位的比较包括时间、空间两个尺度。工业区位的纵向时间比较一般强调同一区域同一工业部门的区位对比。在此角度下,高考常见的区位变化有矿产资源、科技水平、交通运输、劳动力和土地的价格等。矿产资源等一般是趋于减少,使得一些资源型工业部门逐步丧失资源优势;科技水平等一般是趋于良性变化,使得工业部门的布局更加灵活。工业区位的横向空间比较一般强调不同区域同一工业部门的区位对比。基本上所有的工业区位均可进行对比。需根据试题情境提供的信息、试题设问要求的角度逐一分析、对比。例3:2009辽宁、宁夏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我国是世界最大的钢铁生产国,钢铁企业众多。近年来,钢铁出口量增长较快,所需铁矿石从澳大利亚、巴西、印度等国大量进口;钢铁企业布局呈现由接近煤炭、铁矿石产地向沿海转移的趋势。下图示意甲、乙、丙三地的位置。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在甲地建设大型钢铁企业M公司,所需铁矿石依赖进口,但限于港口条件,大型货轮无法直接停靠,进口的铁矿石部分需在乙地港口转运。近期,M公司并购了乙地的钢铁厂,并计划在丙地建立大型钢铁厂。1简述我国在沿海港口建设大型钢铁基地的有利条件。2根据图示信息说明甲地港口难以营建深水泊位的原因。3M公司并购乙地的钢铁厂后,炼铁和炼钢在甲地和乙地该如何分工?为什么?4说明在丙地建大型钢铁厂相对于甲地应具备的有利区位条【解析】第1题,从宏观上认识我国大型钢铁基地在沿海港口建设的有利条件。设问强调的是沿海的港口,而非泛说沿海,言外之意是与内陆地区相比。与题干“钢铁企业布局呈现由接近煤炭、铁矿石产地向沿海转移的趋势”相呼应,是从时间角度强调区位的变化、比较。从题目给出的信息可以得出便于原料铁矿石进口和产品钢材出口;结合已有知识和钢铁工业布局特点,得出另一主要的有利条件是临近市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钢铁需求量大。www.3edu.net第2题,以甲地的港口条件设问,为第34题的比较埋下伏笔。从图上看出,甲地位于长江出海口岸边,由于长江泥沙沉积的影响,该处难以营建深水码头泊位。回答该问题时应特别强调两点:其一是长江在入海口处沉积的泥沙量很大;其二是长江在此处的泥沙沉积持续不断。因此,甲地海边若建深水码头,即使经常挖沙,也很难保证码头维持足够的水深。正由于甲地的这个劣势,导致第3题中甲、乙两地钢铁厂的分工不同。第3题,从钢铁工业的生产流程看,直接冶炼铁矿石的是炼铁,其产品供炼钢。因此,甲、乙合并后,按合理分工,最好是在乙地炼铁,在甲地炼钢,这样可发展乙地的区位优势和甲地的技术和设备优势。第4题,首先根据第2题直接推断丙地相对甲地具备深水港口的优势;其次再根据两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推断丙地建设成本较低。至于市场和劳动力价格对于钢铁生产来说等条件则无从判断。答案:1便于利用进口铁矿石,降低铁矿石运输成本。便于钢材出口,降低出口钢材的价格。临近市场沿海地区经济发达,钢铁消耗量大。2甲地位于长江口附近。长江携带的泥沙在入海口附近持续大量沉积,导致甲地沿岸地区水浅且水深不稳定。3乙地钢铁厂炼铁,甲地钢铁厂炼钢。可以充分发挥甲地钢铁厂的技术、设备优势和乙地港口优势。减少铁矿石的转运成本。4丙地应具有深水良港深水停泊条件,可停泊大型货轮;原料铁矿石运输路线短,运价低;建设成本低地价低。【技巧点拨】比较类试题的审题要求1.审比较对象,避免张冠李戴;2.审比较要求,如【例题3】第3题在比较不同点的基础上还要求进一步分析原因;3.审比较考点,如【例题3】中要求对工业区位的时空进行比较;4.审比较角度,结合试题情境提供的信息确定从什么角度、几个角度去比较,避免漏掉答题的要点。【变式训练3】2011青岛市高三5月质检读“某地甲、乙两工厂万元产值主要成本百分比图”,回答1~2题。1有关甲、乙两工厂劳动力成本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工厂属于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工人工资水平低B.乙工厂属于技术指向型工业,从业人员工资水平高C.甲、乙两工厂所属工业类型对劳动力数量的要求相当D.甲、乙两工厂劳动力成本比例差异悬殊2下列关于甲、乙两工厂所属工业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A.现在甲类工业受地域条件的限制逐渐减弱B.乙类工业在我国正逐步从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C.自然条件对甲、乙两类工业均无明显影响D.甲、乙两类工业发展对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要求完全一致【解析】第1题,甲属于原料指向型工业,A选项错误。乙属于技术指向型工业,从业人员多为技术人才,工资水平高,B选项正确。技术指向型工业要求的劳动力数量较原料指向型工业少,C选项错误。甲、乙两工厂劳动力成本比例只相差1,D选项错误。第2题,随着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原料对工业布局的影响越来越小,A选项正确。技术指向型工业趋向分布于技术研发力量强、高速交通发达的地区,目前我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