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送教下乡”活动小结.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0KB 金币:18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0年“送教下乡”活动小结.doc

2010年“送教下乡”活动小结.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8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0年“送教下乡”活动小结20年10月18日市教育局召开了关于开展以“城区学校与乡镇学校”形式“送教下乡”活动的会议。为了更快、更好、更有效地领会会议精神,认真开展好此项活动。我校由余炳权校长亲自挂帅,召开了学校领导组的专题会议,并委派刘仲燊副校长抓好组织与落实。一、加强领导,成立“送教下乡”领导小组。组长:余炳权。组员:刘仲燊、徐广齐、张慧梨、梁桂秀。二、做好计划、认真组织、狠抓落实、深入开展“送教下乡”活动。1、定于13周由司徒丽科老师到蚬冈中心校,上三年级的英语示范公开课。2、定于13周由张慧梨主任到蚬冈中心校进行《教导主任的教学管理——经验谈》的交流讲座。3、定于13周邀请蚬冈中心校的骨干到我校交流特色教育汇演。4、定于17周由关小娥教师到蚬冈中心校上六年级语文复习示范课。5、定于18周由梁桂秀总辅导员到蚬冈中心校上四年级数学复习示范课。6、学期末组织全体老师到蚬冈希宪小学慰问支教骨干教师罗科总辅导员,(并送上高级电子琴一台,精美图书200本)进行兄弟学校的互相交流。三、理性认识,感性行动,真情支教。我们都认识到“送教下乡”是促进城乡交流、沟通校校联系、帮助农村学校教师更新教育理念,促进小学课程改革,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一种有效形式。我们送教下乡都带着具体任务:一是把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带下去,通过示范课、问题探讨、教学互动等方式,引导、帮助广大教师从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进步,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二是把课堂教学改革研究的成果带下去,让教师转变课堂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三是虚心学习农村教师在艰苦条件下从教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此次活动,是我校第一次参加教育局组织的形式“城区学校与乡镇学校挂钩”“送教下乡”活动。到蚬冈镇中心学校支教得到局领导的支持,每次送教都受到蚬冈中心学校沈国凡校长,黄永沃业务领导和希宪小学的领导及全体教师的热情接待,还有听课老师的亲切交流,感触良多。此次活动,在接受任务以后,大家都马上投入到了选课备课之中。如:司徒丽科老师上三年级英语课,希宪小学虽然是农村中心校,但是英语基础较之城里的学校还是有距离,他们是三年级起点的,而城区小学则都在一年级就开设了启蒙英语课。再说,很多农村小学班级中没有多媒体设备,所以我们这次带过去的纯粹是家常课,这样更贴近他们的实际,也能给他们的老师以最直接有效的启示。说实话没有多媒体的帮助,要上好一堂观摩课是不容易的,更何况要上的一节是要换三四个场景的对话课,句型又多,如果没有cai的帮助,学生理解起来还真是有难度。所以只能依靠手工制作大量教具来辅助教学,时间紧,工程大,(甚至于发动了家人来帮助)。虽然这次公开课与评奖无关,但是却比以往更有压力,因为我们的课会直接感染当地的孩子,影响他们的老师。对老师自身也是一次全新的锻炼。这次送课下乡活动使我们尝试了在不同环境下,面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实施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艺术得到了锻炼和提升,运用新的教学模式实施课堂教学的能力得到增强,可以说是受益匪浅。这次活动准备过程中,我们不但精心设计教案,准备教具、学具,还多次借班试教。我们的目的主要是让孩子们感受开放的教学风格,激发他们对英语的兴趣。所以我们思考着:对这节课的课堂讨论、小组活动,如何组织才能更活跃?如果课堂出现了冷场怎么办?怎样才能更突出农村学生的特点?课堂语言等也都要力求贴近农村实际。到实地上课时,因为农村孩子们初见司徒老师时的羞于启齿和这堂课的句型难度,一度导致了冷场,因此灵活的她降低了一定的要求,掌握句型是其一,但是最主要是要学得开心!所以老师一直以她的热情和活泼来感染他们,随着一个个课堂游戏的开展,学生们的思路越显欢畅,渐渐显示了好玩乐做的本性,气氛达到了所要的效果。下课了,学生和老师的陌生感全然消无,他们把老师团团围住,拉着手聊起了天,不停的问这问那,并关切地询问着老师会否再去看望他们,似乎有说不尽的话。此刻也不得不说了善意的谎言,答应他们有机会一定会再去上课。从同学们纯朴的目光和脸上流露的喜悦中,看到了他们对讲课内容的理解和接受。这是我校第一次:一次很成功的教师自己备课加集体备课,用心沟通上的第一节“送教下乡”的课。蚬冈学校、领导给了我们这次展示自己、锻炼自己、提高自己,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的平台。(司徒丽科老师的课只是“送教下乡”一个小亮点。其他几位老师也是如此真诚,真心地做好“送教下乡”工作。更难得的是新安小学罗科老师自愿到蚬冈中心小学支教一年。)乡村的学生是单纯的,课堂上他们听得那么认真,虽然面对那么多听课老师,他们显得有些羞怯,但是那一张张兴奋的笑脸、一双双发亮的眼睛却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课上完了,但孩子们总是围着送课老师久久不肯离去……听课教师普遍认为:送的课实用,课堂精彩、真实让人信服。一位老师在听了课后,深有感触地说:“送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