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秋新教材高中语文 古诗词诵读课件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
上传人:一只****呀9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PTX 页数:31 大小:11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2秋新教材高中语文 古诗词诵读课件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

2022秋新教材高中语文古诗词诵读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古诗词诵读无衣《诗经·秦风》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诗歌赏析这是一首秦地的军中战歌,大概写的是奉周王之命抗击犬戎的事。全诗充满了激昂慷慨、豪迈乐观及热情互助的精神,表现了秦国军民团结互助、共御外侮的高昂士气,其矫健而爽朗的风格正是秦人爱国主义精神的反映。全诗共三章,采用了重章叠唱的形式,歌颂了将士们在大敌当前、兵临城下之际,以大局为重,与周王室保持一致,一听“王于兴师”,就磨刀擦枪、舞戈挥戟,奔赴前线共同杀敌的英雄主义气概。自主检测名篇名句默写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无衣》中描写将士们修理铠甲兵器,共同赶赴战场的句子是:“,。”(2)《无衣》中描写将士们团结友爱,同穿下衣的句子是:“?。”(3)《无衣》中描写将士们修理矛戟,准备一起行动的句子是:“,。”阅读练习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章是全诗的总领。因为有“同仇”这个目标,所以才能“同袍”“同泽”“同裳”。B.这首诗表达了同心协力、共同对敌的决心。问句的使用,语气强烈,增强了诗句的艺术感染力。C.或同穿一“袍”,或同穿一“泽”,或同穿一“裳”,这说明百姓们从军时贫穷“无衣”,表达了他们悲愤哀怨、无可奈何的感情。D.全诗叙写了出征前战友相互勉励的情形,抒发了团结友爱、共御外侮的壮志豪情。解析:“这说明百姓们从军时……的感情”分析有误,这首诗表现的是百姓宁可“同袍”“同泽”“同裳”也要奔赴战场、共同杀敌、誓死卫国的精神。3.《诗经》主要运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其中的哪种表现手法?其作用是什么?参考答案:主要运用了“赋”的表现手法。在铺陈复唱中直接表现战士们共同对敌、奔赴战场的高昂情绪,一层更进一层地揭示战士们慷慨赴敌的豪情。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作者名片张若虚,扬州(今属江苏)人,唐代诗人。官兖州兵曹。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诗仅存二首。其中《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历代传诵。诗歌赏析此诗题目,以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构成了诱人探寻的奇妙的艺术境界。整首诗由景、情、理依次展开,第一部分写了春江的美景,第二部分写了面对江月产生的感慨,第三部分写了人间思妇游子的离愁别绪。这首诗以月为主体,细致地描绘了江南春江花月之夜清幽静谧的自然景色,并由此而生发出对宇宙无穷、人生短促的思索和对春宵月夜游子思妇却天各一方的惋惜,抒发了对人生有限的无可奈何的感喟,又交织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青春年华的珍惜之情。自主检测名篇名句默写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融写景、抒情和哲理于一体,艺术价值很高。写春江花月之夜景,抒思乡孤独之情,其中“,”这两句则渗透了人事变幻、江月永恒的哲理。(2)《春江花月夜》中,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江上的月亮仿佛在等待着什么人,而长江则源源不断地输送着流水的句子是:“,。”(3)《春江花月夜》中,连用两个问句写出了舟上的游子和楼上的女子分别后互相思念的句子是:“??”阅读练习2.下列对《春江花月夜》诗歌内容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的题目是“春江花月夜”,包含了诗歌内容中的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所体现的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B.诗人由春江的美景写起,写江上的明月,并由江月生发出人事变幻、江月永恒的哲学思考。C.江月有恨,流水无情,诗人在下半篇转到写游子、思妇的离愁别恨上,借月写出了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D.全诗以江为主体,融诗情、画意、哲理于一体,赞叹自然的奇丽,讴歌爱情的纯洁,探索人生的哲理,构成奇妙的艺术世界。解析:D项,“全诗以江为主体”错误。全诗以月为主体。此诗沿用乐府旧题,运用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以月为主体,以江为场景,描绘了一幅幽美邈远、惝恍迷离的春江月夜图,抒写了游子思妇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以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创造了一个深沉、寥廓、宁静的境界。3.有些诗句在流传的不同版本中出现了不同的用字,请结合你对诗中情境和意象的理解,为它们选择最为妥帖的字,并说说理由。(1)“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其中的“望”字,有些版本写作“只”,你觉得“望”好还是“只”好?(2)“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其中的“待”字,有些版本写作“照”,你觉得“待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