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静女》教案.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0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2-2023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静女》教案.pdf

2022-2023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静女》教案.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静女》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关于《诗经》的文学常识;2.把握《静女》中男女主人公的形象特点;体会细节描写的作用。3.学会分析并掌握诗歌中赋、比、兴的表现手法。二、教学重难点1.把握《静女》中男女主人公的形象特点;体会细节描写的作用。2.学会分析并掌握诗歌中赋、比、兴的表现手法。一、导入请同学们回顾以下《诗经》篇目中的经典诗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关雎》“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击鼓》“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诗经·子衿》“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我们会发现以上唯美的的诗句都和“爱情”有关,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篇《诗经》有关“爱情”的篇目《静女》。二、复习回顾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2.《诗经》,按其诗歌形式分为:风、雅、颂;按其表现手法可分为:赋、比、兴。合称为诗经六义。风雅颂:“风土之音曰风,朝廷之音曰雅,宗庙之音曰颂。”风:不同地区的民歌(又称“国风”或“十五国风”),共160首——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间乐歌。(十五国:周南、召南、邶、鄘yōng、卫、王、郑、齐、魏、陈、桧(郐,kuài)、曹、豳)雅: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所谓正声雅乐。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105篇(大雅31篇,用来歌功颂德;小雅74篇,讽刺之声,例如《采薇》。)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共40篇。(周颂、鲁颂、商颂)——雅和颂则主要集中在陕西和河南之地。赋比兴:赋:朱熹:“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也。”——直接铺陈叙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例如: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邶风·击鼓》(一同生死不分离,我们早已立誓言。与你的双手交相执握,伴着你一起垂垂老去。)比:“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例如:“硕鼠硕鼠,无食我黍(shũ)。”——《诗经·魏风·硕鼠》(大田鼠呀大田鼠,不许吃我种的黍!)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起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例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雎鸠关关在歌唱,在那河中沙洲上。文静美好的少女,小伙殷切的追求。)3.《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章法的特点是重章复沓、反复吟唱。4.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5.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涵盖天象、地貌、动物和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三、预习检测生字词:姝(shū):美丽俟(sì):等待踟蹰(chíchú):亦作“踟躇”,心里迟疑,徘徊不进的样子。娈(luán):美好贻(yí):赠送彤(tóng):红色的怿(yì):喜悦归荑(kuìtí):赠送茅草芽洵(xún):诚然,实在炜(wěi):色红而光亮通假字:爱(通“薆”,隐藏)说(通“悦”,喜悦)女(通“汝”,第二人称代词)归(同“馈”,赠送)匪(通“非”,表否定判断)四、诵读(自读、听读、跟读)静女《诗经·邶风》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五、自主学习:1.结合课下注释,把诗歌转换成现代汉语的形式。娴静姑娘真美丽,约我到这城角里。故意躲藏逗人找,让我挠头徘徊好着急。娴静姑娘真好看,送我一支小彤管。彤管红红闪亮光,让人越看越喜欢。牧场归来送我荑,荑草美得真出奇。不是荑草真的美,美人送我含爱意。2.整体感知诗歌描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诗歌是以谁的口吻来叙述的?(一对青年男女相会的情景。第一人称“我”的口吻,即男子的口吻。)六、细读文本问题:读了本首诗,同学们思考,你更喜欢哪一位主人公?请给出理由。(实际考察对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分析和把握。)(女主人公:①概括:“静女”是娴静美丽、活泼机灵、委婉含蓄的;②首先,文中开篇、反复的咏叹“静女其姝”、“静女其娈”直接表达了女子的娴静美丽;③“爱而不现”表现出女主人公细腻、活泼机灵、富有智慧的形象特点;④同时,她又是委婉含蓄的,这可以从诗中“贻我彤管”和“自牧归荑”看出——她喜爱男主人公,却并不直言,而是借赠送“彤管”“荑”表现出来。)(男主人公:①概括:男子是憨厚朴实、真挚有心的;②“姑娘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