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草船借箭》教案《草船借箭》教案(精选16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草船借箭》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草船借箭》教案1【教学目标】1.会认“瑜、忌”等9个生字,会写“妒、曹”等11个字。2.自主阅读,理解课文内容,认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体现在知天文、懂地理、识人心。3.默读课文,能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出故事的主要内容。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学习、亲近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教学重点】感悟人物形象,从“草船借箭”中,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教学难点】通过研读具体语句,感受人物的性格特点,并通过读表现人物的个性。【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1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1.2听了这首歌,你想到了哪些故事哪些人物?(生自由交流)1.3师: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啊!长江边上,曾经有无数的英雄豪杰演绎了无数神奇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其中一个经典故事《草船借箭》。(板题)1.4《三国演义》简介:成书于元末明初,以《三国志》所记载的三国历史和民间流传的三国故事为基础创作而成。小说从刘、关、张桃园结义写起,止于东吴灭亡,主要写了魏、蜀、吴三国间的斗争。书中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诸葛亮、曹操、刘备、关羽、张飞、孙权、周瑜等。《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体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三国演义》与《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合称“中国古典四大名著”。2.读课文,疏通生字词,理清课文叙事的思路。2.1字词过关周瑜妒忌委托都督幔子布置调度水寨擂鼓弓弩呐喊丞相神机妙算2.2成语理解:神机妙算(神、妙:形容高明;机、算:指计谋;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计谋。形容善于估计复杂变化的情势,决定策略。与“神机妙算”意思相近的词有:锦囊妙计、料事如神、足智多谋)2.3理清借箭的起因、经过、结果,用自己的话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周瑜妒忌诸葛亮,设计让诸葛亮三天造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诸葛亮将计就计,巧妙计划,周密安排,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阴谋。诸葛亮借箭成功,周瑜心服口服,自叹不如诸葛亮。)3.自主学习,感知“借箭原因”3.1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周瑜妒忌诸葛亮,要陷害他,那么周瑜是怎样把造箭的任务交给诸葛亮的',诸葛亮又是怎样接下这个任务的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1、2自然段,用“----”划出他们之间的对话,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3.2生读课文,划句子3.3汇报(1)周瑜与诸葛亮在对话中,心中各自是怎么想的(引导学生体会周瑜的暗藏杀机,心怀鬼胎;诸葛亮的胸有成竹,不动声色。)(2)分角色朗读对话。(3)草船借箭后,周瑜对诸葛亮又有何评价呢?出示句子: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生齐读。过渡:接下来我们来研读借箭的经过,看看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体现在哪些地方。3.4神机妙算“借天时”——知天时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诸葛亮早料到第三天四更时会“大雾漫天”,果然神机妙算。]3.5神机妙算“借地利”——懂地理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既便于统一行动,避免走散,又不留空当,使受箭面积达到最大。既是为了虚张声势、制造进攻的假象,引曹军出来射箭,又是为了让曹军明确射箭的目标和方向。]4.关注情节变化中的人物表现,感知人物形象4.1结合课外知识和初读体验,概括诸葛亮的人物形象。(神机妙算)4.2联系情节变化中不同人物的表现,深入体会人物形象。(1)关注文段,自学探究。探究问题:联系下军令状前后诸葛亮的表现,联系诸葛亮与鲁肃的对话和鲁肃的表现,联系诸葛亮的推断与曹操的表现,等等,看看诸葛亮究竟算到了些什么,从中你又认识到了怎样的诸葛亮?自学建议:A.默读课文,勾画相关句子。B.自主思考,提取关键词概括“算到了”。(思考举例:我从文中画了这样两句话:诸葛亮说:“只要三天。”“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这说明诸葛亮立下军令状之前就算到了三天后会有大雾。通过诸葛亮“算到了”三天后的天气,我们可以体会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所以我填的是“只要三天,算到了三天后大雾漫天”。)(2)互学(组内完善和补充)。(3)展学(合理分工,说清观点)。(4)组际交流(对照组内学习成果,商讨补充、质疑或反驳)。4.3梳理观点,小结归纳。联系情节变化中不同人物的表现,我们看到了诸葛亮神机妙算的背后,对天气的预判、环境的了解、人心的洞察。他的神机妙算已经到了出神入化、让人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