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故宫博物院藏日本文物展览苑洪琪在故宫博物院珍藏的百万件文物中,有数千件日本文物。这些文物类别很多,有书籍、绘画、瓷器、珐琅器、金属器、漆器、织绣、雕塑、家具等,主要是明清时代中日两国皇室间的互赠品和从商行贸易中获得的舶来品;部分是1949年后政府的调拨品和民间收藏的捐献品。这批收藏品涉及领域广,时间跨度大,多为日本江户至明治时期(公元17—19世纪)的精美之器与实物,反映了明清以来中日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今年适逢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故宫特选一批日本文物展览,旨在纪念中13两国文化交流的历史。中国与13本是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两国的文化交流可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我国的冶炼技术和水稻种植相继传到日本,经过日本人民在生活中的不断实践,成为13本经济的脊梁。公元285年,百济的博士和迩吉师(王仁),携Ⅸ论语》10卷与《千字文》1卷赴13。此后,日本的遣隋使、遣唐使及留学生、学问僧等归国时携带大量的中国典籍,使日本文化从精神、风尚到文物制度,几近“唐化”的程度。中国书籍东传13本,日版汉籍及中国佚书也逐渐输入中国。公元983年,13本东大寺高僧备然,携日籍中国佚书——《郑氏注孝经》和Ⅸ越王孝经新义》进献宋太宗,轰动朝野,开始了日版汉籍“逆输入”的先例。仅故宫就藏有日版汉籍、日籍及清皇帝御览的日版书籍多种。此次展出的明中期的13刻本《四经白文》、1730年东都书林西又右卫门日刻本《增广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十卷》、1902年日原田悟郎编《八大山人画册妙品》及明叶盛撰、日秋谷柴樵Ⅸ竹堂书目》抄本,清嘉庆年13刻本《唐土名胜图绘》、清光绪32年日人拍摄的《清国北京皇城写真贴》以及宣统元年13本送给溥仪的日印本《开国五十年史》等书籍,内容涉及哲学、政治、医学、绘画、书目、建筑、风土、人情等多方面,装帧、印刷亦十分精美。13本是一个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民族。他们对来自中国的汉文化的热衷转向对中国汉文化的追随和模仿,从中摄取对自己有益的营养,再与本民族文化相互浸润、融合发展,构成日本民族的文化个性。这一点,在故宫所藏的各类13本文物均得以体现。如展览中的日本书画:光明子《出曜经》卷、小早川秋声的g绝崖独行图》轴、晨亩的《海棠孔雀图》轴、雪舟等杨的《山水》轴、雪村舟继的《鹰图》轴;陶瓷类:仿“大明万历款”五彩加金花卉菊瓣口瓷盘、冬青地五彩加金花卉瓷盘、“伊万里款”蓝地加金团菊花卉瓷盘、红地加金菊花大瓷碗、五彩加金瓷观音像;七宝烧类(珐琅):铜胎玻璃浅黄色地花乌大瓶、铜胎画珐琅灰地荷塘双鸟圆盂、铜胎画珐琅绿地菊花撇VI瓶、铜胎画珐琅蓝地牡丹矮颈瓶、铜胎画珐琅绿地松鹤撇口瓶、铜胎画珐琅蓝地白花短径撇口瓶、铜胎画珐琅米色地樱花大瓶;织绣类:香色暗云古乐锦、杏黄地松鹤纹织金锦、古铜色菊花杂宝纹锦、灰色蝶花纹织金锦、茶色斜方格仙鹤纹锦等文物,无论颜色、文饰都有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印记,但又不失日本大和民族的独立品质。特别是展览中的十几件13本漆器,在这方面尤其引人注目。在西方国家中,中国久负“瓷器之国”的美誉,日本则享有“漆器之国”的佳号,瓷器金漆山水图四层长方带座盒18世纪清宫IEt藏和漆器都是东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13本的漆器源自中国,公元10世纪以后逐渐形成独自的和式风格后回流中国,直至清末。日本漆器有泥金画、金银画之称。其制作采用莳绘、高绘方法,即在木地或漆地上用溶于胶质的金银泥粉绘出各种图案,撒上金银粉,再全面涂漆。待漆干透后,再反复重画,使图案突出。泥金画都是用金银色绘画,着在黑漆上,漆色墨黑,色彩协调,图案凹凸自然,十分美观。自明代开始,13本漆经贸易往来进入皇宫和销售于市,受到中国明代皇帝的喜爱。清代皇宫亦长期购买,并习惯地称之为“洋漆”。此次展出的金漆嵌螺钿折扇纹长方提匣、黑漆描金山水花鸟方胜式几、洒金地描金团花纹盖碗、红漆描金花卉纹圆盒、金漆梅花式盒、金漆鱼形盒、金漆双桃式盒、金漆瓜式盒、洒金地描金银桐树纹八方二层盒、黑漆描金银浴马图长方几等,装饰题材多为花卉、鸟兽、山水、人物、神话历史等,包罗万象。因日本漆器制造复杂,世间多以精致的壶、盘、盒、匣等小型制品见长。但故宫所藏日本漆器中还有器型较大的家具:黑漆描金衣箱、黑漆描金亭式多宝阁、紫漆嵌螺钿屏风、黑漆描金矮桌、紫漆梳妆台等都在展览中首次与观众见面。此外,该展览还展出了13本传统的戏曲中的能乐面具,日本传统金工工艺制品钢质的刀,银制的瓶、罐、杯、咖啡具等,都体现了日本融合外来工艺的多种技法。积》苑洪琪故宫博物院副研究员万方数据兮∥书鑫瞪矗壤‰隧l昏、、A,,i越獭万方数据故宫博物院藏日本文物展览作者:苑洪琪作者单位:故宫博物院副研究员刊名:美术观察英文刊名:ARTOBSERVATION年,卷(期):2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