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试卷传统文化经典(jīngdiǎn)(《<论语>选读》)的理解和评价真题体验(tǐyàn)参考答案(2011年浙江卷)阅读下面两段文字(wénzì),完成23-24题。(5分)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也,而用其不得为非也。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什数;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韩非子》)【注】①为吾善;自我完善。②用:使。③不什数:不能用十来计算,不用十个。23.从上面两段文字(wénzì)中,概括出孔子和韩非子的为政观。(1分)孔子:____________韩非子:____________24.对这两种为政观进行简要评析。(4分)参考答案2013、2014浙江省《考试说明》高考样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24题。(5分)(1)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2)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23.谈谈你对“群而不党”的理解。(1分)24.孔子的“矜而不争”与“当仁”而“不让”,这两种说法(shuōfǎ)是否矛盾?试作分析。(4分)参考答案真题回顾(huígù)24.答案1:体现了孔子“克己复礼”的观点。(误区一:没有审清题意,答非所问。)答案2:孔子认为贫富都不重要,主要是自己对现状的看法。自己若是觉得快乐,就可以了,不必在乎他人的看法。(误区二:理解不到位,甚至误解、曲解。)答案3:孔子认为贫穷而不谄媚,富贵而不骄横是好的,同时他的话也让我们明白贫穷而不抱怨是很难做到的,富贵而不骄奢(jiāoshē)则相对比较容易。(误区三:直接以翻译代替概括或评论,不善于提炼概括,或分析不完整等。)答案4:孔子认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做人要有自己的原则,要“守死善道”,富贵时不能骄傲,忘了自己最初的原则。贫贱也没什么好丢脸的,不要因为穷而有怨言。(误区四:没有联系所给材料作答,或者泛泛而论,不着边际;或者东拉西扯,不知所云。)(误区五:语言表达不规范,或缺乏条理等。)误区一:没有审清题意,答非所问。误区二:理解不到位,甚至误解、曲解。误区三:直接以翻译代替概括或评论,或概括分析(fēnxī)不完整等。误区四:没有联系所给材料作答,或者泛泛而论,不着边际;或者东拉西扯,不知所云。误区五:语言表达不规范,或缺乏条理等。误区六:要求发表看法的题没有观点,或者观点模棱两可。误区七:要求联系实际的题没有切身的体会,套话连篇,架空作答。……审清题意,明确要求结合材料(cáiliào),联系整合评析得当,针对性强语言规范,表达完整2012年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5分)《论语·乡党》:“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这段文字,据唐人陆德明《经典释文》的句读可以标点为:“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23.分别指出上面两种不同标点的引文中孔子对人、马的态度。(2分)24.对照孔子的仁爱观,谈谈你对后一种(yīzhǒnɡ)句读的看法。(3分)参考答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24题。(5分)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zhōnɡshù)而已矣。”《论语》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论语》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下事上,如地事天也,可谓大忠矣”,“心止于一忠者,谓之忠;持二忠者,谓之患。”(董仲舒)24.简要评价孔子和董仲舒的“忠君观”。(4分)参考答案阅读下面三段文字,完成小题。(5分)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论语》医善吮人之伤,含人之血,非骨肉(gǔròu)之亲也,利所加也。故舆人成舆,则欲人之富贵;匠人成棺,则欲人之夭死也。非舆人仁而匠人贼也。(《韩非子》)23.从上面三段文字中,概括出孔子和韩非子的义利观。(1分)孔子:;韩非子:。24.对这两种义利观进行简要评析。(4分)参考答案阅读下面《论语》《孟子(mèngzǐ)》选段,完成后面问题。①子曰:“躬自厚【注】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②孟子(mèngzǐ)曰:“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孟子(mèngzǐ)•公孙丑章句上》)【注】厚:重,与“薄”相对。(2)两个选段中,孔子与孟子(mèngzǐ)的话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简析。(4分)参考答案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