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课后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docx
上传人:一只****ua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3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课后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docx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课后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课后篇巩固提升1.有学者认为,甲骨卜辞的记载反映了早期人类身处的社会历史状况和思维特征。这种自然崇拜反映了自然与人的关系以及人对社会的认识,影响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天人思想的发端与雏形。甲骨卜辞()A.反映了我国早期社会的真实状况B.促进了自然与人的和谐C.影响了秦汉以后政治文明的走向D.推动了中华文化的成长答案D解析由材料“甲骨卜辞的记载反映了早期人类身处的社会历史状况和思维特征。这种自然崇拜反映了自然与人的关系以及人对社会的认识,影响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天人思想的发端与雏形”可知甲骨文中关于自然与人关系的探索和记录影响到后期天人思想的形成,推动中华文化的发展,故选D项;甲骨文对研究历史有重要的意义,“真实状况”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强调早期自然崇拜对中国文化思想的影响而非自然与人和谐发展的关系,排除B项;由材料“影响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天人思想的发端与雏形”可知影响的是秦汉以后文化的发展,排除C项。2.西周时期,周公将远古到殷商的原始礼仪加以整理、改造,确定了一整套典章、制度、规矩、仪节,成为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至深的“周礼”。这主要说明了“周礼”()A.旨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B.出于加强皇权的需要C.维护了社会治安稳定D.具有现实导向和继往开来的特点答案D解析“周礼”是对远古到殷商的原始礼仪的整理、改造,为西周统治服务,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至深,这充分说明“周礼”具有现实导向和继往开来的特点,故D项正确。3.西周文、武等先王注重“敬德保民”“明德慎罚”。春秋时期,孔子则从个体的人格修养出发,提出“修己安人”“泛爱众,而亲仁”,这反映了()A.儒家伦理道德始于西周B.个人道德修养的共同主张C.仁政思想的继承与发展D.重视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答案D解析材料中“敬德保民”“明德慎罚”体现了西周先王崇尚德政、慎用刑罚、以民为本的思想,注重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修己安人”“泛爱众,而亲仁”是孔子的仁爱思想,体现了对和谐社会关系的追求,故选D项。儒家伦理道德始于春秋时期,排除A项;材料中的“敬德保民”“明德慎罚”是从治理国家的角度出发,并非强调个人道德修养,排除B项;仁政思想是战国时期孟子的主张,排除C项。4.孔子曾说“子不语怪力乱神”,而董仲舒结合阴阳家学说创造性地提出“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等学说。这一变化反映了()A.董仲舒的学说背离儒家思想B.儒学已不再适应时代的要求C.孔子的思想不被当时所认可D.儒学适应社会发展做出调整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董仲舒在继承先秦儒家思想的基础上,吸收了阴阳家学说,提出“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其目的是神化皇权,加强君主专制,维护封建统一,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故D项正确;董仲舒发展了儒家思想,没有背离儒家思想,排除A项;西汉时期,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尊崇儒术的建议,确立了儒学独尊的地位,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孔子的思想不被当时所认可,排除C项。5.公羊学派是研究《春秋》的一个重要学派,汉武帝要加强权威,他们就从《春秋》中发现了“大一统”;汉武帝要抗击匈奴,他们就从《春秋》中释义“尊王攘夷”;汉武帝要改变汉初以来的政策,他们就讲《春秋》有“新王必改制”。公羊学派的行为实际上反映了()A.孔子著作遭受学者曲解B.无为而治成为指导思想C.法家学派占据统治地位D.现实政治影响儒学发展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汉武帝要加强权威,他们就从《春秋》中发现了‘大一统’;汉武帝要抗击匈奴,他们就从《春秋》中释义‘尊王攘夷’”可知,公羊学派从《春秋》中寻找能分析和解释汉武帝政治行为的理论依据,故D项正确。6.中国茶道讲究茶的自然、清新的特性,这有助于人们养成清新、恬淡的良好心态,从而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反映了中国茶道蕴含着()A.天人合一思想B.无为而治主张C.知足常乐观念D.以德治国理念答案A解析材料“自然、清新的特性……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了天人合一思想,故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无为而治主张,故排除B项;材料主旨并不是反映知足常乐观念,而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故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以德治国理念,故排除D项。7.中华传统文化体现了家国同构的特点,父为家君,君为国父,这样也就有了“求忠臣于孝子之门”的说法。在这种文化影响下产生的选官制度是()A.军功爵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答案B解析汉代察举制重点考察被举者在乡里的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然后推荐为官或提拔任用,符合材料中“求忠臣于孝子之门的说法”,故B项正确;军功爵制是以军事功劳的高低来选官,体现不出忠臣孝子的特点,故A项错误;九品中正制最初根据
立即下载
相关文档
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练习
星级:
8页
(学习指导)选择性必修第16单元第47课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含
星级:
18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课后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星级:
6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课后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星级:
6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第二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星级:
7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单元素养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星级:
6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第一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星级:
8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单元素养评价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星级:
7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综合检测课后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星级:
7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课时素养检测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星级:
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