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农民增收途径初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时代课题、历史使命。“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的总要求。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富裕程度,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标志,也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基础。研究当前农民收入的现状、制约因素及增收的有效途叮?对于推进“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意义十分重大。一、我镇农民收入的主要现状我镇地处**市东北,地理位置相对偏僻,社会面积61.3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367.7公顷,辖10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2.32万人,有5952户,其中五保户301户,低保户218户。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666元,其中种养业收入1796元,工资性(劳务)收入7630元,资本性收入210元。这充分说明,大多数农户为人均纯收入水平户,其家庭结构为一对夫妇和小孩及老人组成,或者是三口之家、丈夫外出打工或从事非农产业,妻子在家务农或从事非农产业,老人一般务农。超过人均纯收入水平户为数不多,一般从事非农产业。低收入贫困户尽管不多,但因病因残致贫的为数不少。这些家庭一旦返贫、再想脱贫很难。1二、制约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农民自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但对照“生活宽裕”的要求和到2010年人均9000元目标,如何进一步扩大增收,仍存在诸多制约因素。综合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受农民自身素质的制约。一是受农民自身素质的制约。农民文化素质较低和思想观念落后,是制约农民增收的根本性因素。由于有一定文化素质的人群中当中,绝大多数已经“跳农门”洗脚进了城,或者出门打工,而多事农业生产的大多数为老人和妇女这部分人相对文化素质偏低,导致科技意识、市场意识差,同时缺乏有效的组织管理,分散经营、各自为战、小农意识浓厚,一年酵烦?是稻麦棉油“四季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主动地调整结构去适应市场的可能性很小。二是受工农业剪刀差的制约。二是受工农业剪刀差的制约。农业是一个弱势产业。农业为工业提供充足的原料和保障,但工业品的价格涨幅总是大于农产品的涨幅,进一步拉大了工农业剪刀差,其后果是农业投入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民的增收。以前,农民增收的三大法宝是:一靠政策,二靠投入,三靠科技。由于农业的比较效益较低,绝大多数农户收入仅能维持基本生活和简单再生产,工业品的涨价无疑增大成本,因此农民不愿意或害怕加大2投入,甚至于发展前景好、增收快的项目更是无钱投入,这种掠夺性经营,造成农民增收速度的缓慢。三是受农业产业化水平低的制约。三是受农业产业化水平低的制约。我镇传统项目是棉花、鱼种及水禽养殖,尽管有加工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但龙头作用不强,没有真正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格局,农民小规模、低水平的生产方式与大市场所需求的高科技、高组织化运作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四是受农村劳动力转移难的制约。四是受农村劳动力转移难的制约。农民外出务工或经商是拉动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近几年,尽管有大量的劳动力转移,但仍有富余劳动力滞留,一方面是农民自身的素质影响,没有一技之长,加之怕出门、守穷意识较浓,喝粥拱被窝,乐得穷快活,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劳动力转移。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组织领导、缺少政策措施,劳动力转移仍以自发为主,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较为肤浅,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民富余劳动力转移。三、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尽管农民增收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但强镇富民的决心不减,因为有强大的民间资本和产业优势,只要政策和引导到位,经过几年的努力,会让农民走上一条致富之路。一是走产业富民之路。一是走产业富民之路。今年党委政府提出打造“三镇”即过滤机械制造业名镇、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镇、农副产品深加工产3业强镇。这是切合***的实际的。过滤机械制造在***有20多年的历史,境内外企业数有6家,经过政策引导,鼓励企业回迁,形成过滤机械富集的名镇指日可待。服装业的快速兴起,目前大小企业10家,吸纳2000多名妇女就业。***是传统的水产水禽棉花大镇,目前正在兴建10万只鸭场,走农副产业深加工之路,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做优做亮农产品品牌,打造高效农业成为一项富民之举,当然打造“三镇”非一日之功,必须经过几年的努力,进一步拓展农民增收的空间。二是走创业富民之路。二是走创业富民之路。全民参与、全民创业是富民的根本途径,富民的主体是农民,政府只能政策扶持和引导,只有把广大农民的创业热情调动起来,把广大农民的创业冲动激发出来,富民才有出路。一方面鼓励有实力的能力兴办企业或个体工商户。另一方面吸纳民间资本走股份合作之路、土地合作等合作之路,用活土地和资金。同时鼓励农民发展高效农业,改造老鱼池养殖罗氏沼虾,革新稻麦棉油传统模式种植香葱、大蒜、葡萄等经济作物,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