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热处理总结二、纯金属的结晶重点内容:均匀形核时过冷度与临界晶核半径、临界形核功之间的关系;细化晶粒的方法,铸锭三晶区的形成机制。基本内容:结晶过程、阻力、动力,过冷度、变质处理的概念。铸锭的缺陷;结晶的热力学条件和结构条件,非均匀形核的临界晶核半径、临界形核功。相起伏:液态金属中,时聚时散,起伏不定,不断变化着的近程规则排列的原子集团。过冷度: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的差称为过冷度。变质处理:在浇铸前往液态金属中加入形核剂,促使形成大量的非均匀晶核,以细化晶粒的方法。过冷度与液态金属结晶的关系:液态金属结晶的过程是形核与晶核的长大过程。从热力学的角度上看,没有过冷度结晶就没有趋动力。根据可知当过冷度为零时临界晶核半径Rk为无穷大,临界形核功()也为无穷大。临界晶核半径Rk与临界形核功为无穷大时,无法形核,所以液态金属不能结晶。晶体的长大也需要过冷度,所以液态金属结晶需要过冷度。细化晶粒的方法:增加过冷度、变质处理、振动与搅拌。铸锭三个晶区的形成机理:表面细晶区:当高温液体倒入铸模后,结晶先从模壁开始,靠近模壁一层的液体产生极大的过冷,加上模壁可以作为非均质形核的基底,因此在此薄层中立即形成大量的晶核,并同时向各个方向生长,形成表面细晶区。柱状晶区:在表面细晶区形成的同时,铸模温度迅速升高,液态金属冷却速度减慢,结晶前沿过冷都很小,不能生成新的晶核。垂直模壁方向散热最快,因而晶体沿相反方向生长成柱状晶。中心等轴晶区:随着柱状晶的生长,中心部位的液体实际温度分布区域平缓,由于溶质原子的重新分配,在固液界面前沿出现成分过冷,成分过冷区的扩大,促使新的晶核形成长大形成等轴晶。由于液体的流动使表面层细晶一部分卷入液体之中或柱状晶的枝晶被冲刷脱落而进入前沿的液体中作为非自发生核的籽晶。三、二元合金的相结构与结晶重点内容:杠杆定律、相律及应用。基本内容:相、匀晶、共晶、包晶相图的结晶过程及不同成分合金在室温下的显微组织。合金、成分过冷;非平衡结晶及枝晶偏析的基本概念。相律:f=c–p+1其中,f为自由度数,c为组元数,p为相数。伪共晶:在不平衡结晶条件下,成分在共晶点附近的亚共晶或过共晶合金也可能得到全部共晶组织,这种共晶组织称为伪共晶。合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经熔炼或烧结、或用其它方法组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相:在合金中,通过组成元素(组元)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形成具有相同晶体结构与性质,并以明确界面分开的成分均一组成部分称为合金相。四、铁碳合金重点内容:铁碳合金的结晶过程及室温下的平衡组织,组织组成物及相组成物的计算。基本内容:铁素体与奥氏体、二次渗碳体与共析渗碳体的异同点、三个恒温转变。钢的含碳量对平衡组织及性能的影响;二次渗碳体、三次渗碳体、共晶渗碳体相对量的计算;五种渗碳体的来源及形态。奥氏体与铁素体的异同点:相同点:都是铁与碳形成的间隙固溶体;强度硬度低,塑性韧性高。不同点:铁素体为体心结构,奥氏体面心结构;铁素体最高含碳量为0.0218%,奥氏体最高含碳量为2.11%,铁素体是由奥氏体直接转变或由奥氏体发生共析转变得到,奥氏体是由包晶或由液相直接析出的;存在的温度区间不同。三、Fe—Fe3C相图,结晶过程分析及计算分析含碳0.53~0.77%的铁碳合金的结晶过程,并画出结晶示意图。①点之上为液相L;①点开始L→γ;②点结晶完毕;②~③点之间为单相γ;③点开始γ→α转变;④点开始γ→P共析转变;室温下显微组织为α+P。结晶示意图:计算室温下亚共析钢(含碳量为)的组织组成物的相对量。组织组成物为α、P,相对量为:或分析含碳0.77~2.11%的铁碳合金的结晶过程。①点之上为液相L;①点开始L→γ;①~②之间为L+γ;②点结晶完毕;②~③点之间为单相γ;③点开始γ→Fe3C转变;④点开始γ→P共析转变;室温下显微组织为P+Fe3C。结晶过程示意图。计算室温下过共析钢(含碳量为)的组织组成物的相对量。组织组成物为P、Fe3CⅡ,相对量为:或分析共析钢的结晶过程,并画出结晶示意图。①点之上为液相L;①点开始L→γ;②点结晶完毕;②~③点之间为单相γ;③点γ→P共析转变;室温下显微组织为P。结晶示意图:计算含碳3.0%铁碳合金室温下组织组成物及相组成物的相对量。含碳3.0%的亚共晶白口铁室温下组织组成物为P、Fe3CⅡ,相对量为:相组成物为F、Fe3C,相对量为:相图中共有几种渗碳体?说出各自的来源及形态。相图中共有五种渗碳体:Fe3CⅠ、Fe3CⅡ、Fe3CⅢ、Fe3C共析、Fe3C共晶;Fe3CⅠ:由液相析出,形态连续分布(基体);Fe3CⅡ:由奥氏体中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