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0天津语文高考反思高三语文总复习.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从2010天津语文高考反思高三语文总复习.docx

从2010天津语文高考反思高三语文总复习.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从2010天津语文高考反思高三语文总复习第一篇:从2010天津语文高考反思高三语文总复习从2010高考反思高三语文总复习一、高三复习备考策略(一)解读考纲,强化复习的方向性考纲是我们备考的指南针。在高考备考中,我认真学习、理解《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了解、分析高考信息,认真研究题型,对高考趋向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同时把我的理解、领会传达给学生,让他们知道考什么、怎么考,引导他们认识把握《考纲》要点,了解考点,做到心中有数。比如:如何理解“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和鉴赏评价五种能力”的层级要求;又如:“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这一说法隐含的要求是什么等等。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花点时间让学生认识理解考纲,这是有必要做的一点“磨刀”工夫。(二)、钻研教学方法,确保复习的针对性复习中,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和复习方法的建构。课堂的学习与备考复习其方法还是有区别的,前者侧重在于由此获取新的知识,后者侧重于对已学知识的梳理、归纳、提升。在备考中,我主要采取的措施有:、抓实知识层面的系统整理,夯实基础高考试题第一大题前两题考查学生的音、形辨析,第三大题文言文第8、9题重点考查考生对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的词义和用法的掌握,第四大题第14题对名句名篇的默写考查。诸如此类的题目,都基本属于知识层面,这类知识面广量多,头绪繁杂,我要求学生一日一练,抓平时的记忆和整理。我们的复习基本囊括了高考试卷中的32个字音与字形。、强化阅读和写作方面的训练,突破重点在高考语文试卷中,文章阅读和写作占分比例大,阅读题的分值共35分,作文的分值有60分,这是区分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项目,从每年的高考之后的语文试卷抽样分析来看,阅读题失分较多,作文得分较低一直是一个普通存在的问题。因此,在备考中我特别重视阅读和写作训练。在阅读方面,加大训练力度,让学生掌握一些解题方法或规律。复习中着重注意两点:一是以五年高考试卷为范本,明确考什么的问题;二是要使学生懂得阅读的有效途径,教给学生解题的方法和技巧。因为在那短暂的考试中,要求学生准确而迅速地从阅读文段中获得信息,只有平时有素的训练才具有比较好地处理信息的能力。高考主观阅读主要考察的就是筛选信息和概括主旨的能力,而这也是我们平时着重训练的。关于写作能力的训练,我主要着眼于学生思想认识能力和基本技能的提高,不仅限于找些题目写一写,批改批改,讲评讲评,注重训练到位。①进行审题、立意、结构、语言等专项训练,在专项训练的基础上再进行综合训练。特别注意训练审题能力。尤其对呼声较高的新材料作文的审题与立意的训练,但今年高考并没有给考生加大难度,依然是开放式的话题作文,审题没有了难度。②关注生活,关注自身,关心社会,利用视频观看百家讲坛,感动中国故事。③重视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创造性,在写好规矩文的基础上,鼓励创新,加强创新思维训练,通常是以高考满分作文为例进行研究与仿写。④注重表达,强化情文并茂的针对性训练。(三)、重视整体训练,提高复习的有效性从高三下半学期,我就有意识地精心安排综合训练,提高学生答题技巧。我以高考前的模拟训练和各地高考试卷为重点。在训练中力求做到:①每次训练的时间、题量与高考等同。②试题的区分度、难度系数要接近高考或等同高考。③命题的内容、角度、思路要以《考试说明》为依据。④试卷的长度、结构、分值要切合近几年的高考试卷。⑤训练之后及时反馈矫正。二、备考策略反思反思之一:对大剂量训练的思考在高三,大家都在进行大剂量高难度的训练,因为以考促学,一举多得:可以检查水平,可以看出问题,可以推进复习,可以„„真是一箭多雕,何乐不为?我也盲从期间,以为自己不考学生就不学,在某种程度上是起到了作用,但现在想想其实语文学习成绩与考试频率、难度之间不存在正相关关系,而且无“质”的保障的“量”的叠加,并不能导致“质”的飞跃;另外,提升试题难度并不能稳固基础的知识。因为学科特点决定了语文的教学,与理科类学科有天壤之别,其内容、要求、目的、运用方式、知识结构都要求教师注目于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懂、悟、联、用——即明白原理、理解体验、联系联想、迁移运用,而语文学习中,“懂”“悟”的极端重要性是其他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比拟的,是必须让学生首先达到的目标,学生的“懂”“悟”既不是教师可以代劳的,也不是通过考试就能办到的。高三语文老师的心理应该是淡定的。反思之二:关于高考和会考的关系因为会考原因,教学进度的落实在一段时间滞后,给师生的教与学带来紧迫感。原则上是会考促高考,实际上会考在某种程度上拖拉了高考的脚步,虽然我们已经将会考复习时间锁定在11月下旬,但是会考的压力还是牵绊着我们,会考结束,学生长出一口气的同时也就度过了宝贵的第一学期,下半学期课时更紧张,考试次数又逐渐增多,学生不断暴露出知识能力的弱点盲点以及新考纲的变化等等因素,以及老师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