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北京市朝阳区日坛中学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综合练习.docx
上传人:小忆****ng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精品解析:北京市朝阳区日坛中学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综合练习.docx

精品解析:北京市朝阳区日坛中学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综合练习.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精品解析:北京市朝阳区日坛中学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综合练习试卷(详解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表示为:6CO2+5H2O淀粉+6O2。下列关于淀粉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含有C、H两种元素B.含有C、H、O三种元素C.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D.无法确定2、下列方法都可用于制取氧气,但其中一项与其他三项不属于同一类型,它是A.通过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B.加热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固体制取氧气C.加热暗紫色高锰酸钾制取氧气D.常温下在过氧化氢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制取氧气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N2O5属于氧化物②石油是一种清洁能源,也是一种可再生能源③“钻木取火”的原理是通过摩擦生热提高木材的着火点④化合物一定是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物质⑤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不会改变⑥若物质的颜色发生改变,则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A.②③⑤⑥B.①④C.①⑤D.③④4、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A.单质:液氧、水银B.化合物:五氧化二磷、乙醇汽油C.氧化物:干冰、高锰酸钾D.混合物:冰水混合物、生理盐水5、下列生活中的变化,其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A.粮食“变”美酒B.金条“变”金箔C.冰块“变”冰雕D.铁水“变”铁锅6、从安全的角度考虑,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夜晚发现家中燃气泄漏,立即开灯检查B.使用酒精炉时,直接向燃着的炉内添加酒精C.在山林中遇火灾时,尽量向顺风方向奔跑D.冬季用煤炉取暖时,要保持良好通风7、古丝绸之路将我国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粮食酿酒B.纺纱织布C.在甲骨上刻文字D.用石块修筑长城8、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洁净的空气属于纯净物B.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C.食品在空气中因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而变质D.工业分离液态空气时发生化学变化9、为探究二氧化碳能否和水反应,用四朵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完成下图四个实验。实验Ⅰ、Ⅳ中小花变红,实验Ⅱ、Ⅲ中小花不变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Ⅰ、Ⅱ说明醋酸可以使小花变红B.实验Ⅲ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小花变红C.实验Ⅱ、Ⅲ、Ⅳ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D.上述实验说明二氧化碳溶于水的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10、下列关于物质燃烧现象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A.蜡烛在空气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D.细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二、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如图是某些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1)A~E中不易得失电子的是_________(填序号);(2)A~E中与A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_(填序号);(3)E粒子的符号为_______;(4)元素C和D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2、现有下列物质:①新鲜的空气、②二氧化碳、③冰水混合物、④液氧、⑤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完全反应后的剩余固体、⑥氩气。请将上述物质的类别填在下列横线上(填序号)。(1)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2)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3)属于单质的是_____。3、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装置如图1),通过该实验拉瓦锡得出了空气是由______组成的,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_____。(2)用气体压力传感器可用于检测密闭体系内的气压变化,并以数字、曲线等多种形式形象地显示出来。图2为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连接好实验装置,将压力传感器接入电脑并打开,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进行实验,集气瓶内气压与时间关系如图3所示。①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是______,符号表达式为______。②描述图3中BC段气压的变化,其原因是______。③红磷熄灭后,瓶中氧气仍然剩余约8%的原因是______。4、下列:①空气、②氧气、③二氧化碳、④一氧化碳、⑤水、⑥乙醇、⑦甲烷、⑦高锰酸钾都是常见的物质.(1)上述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填序号);属于氧化物的是___(填序号,填完全才能得分);颜色为紫黑色的是___.(2)冬天燃煤取暖时,应注意室内通风,防止“煤气”中毒.“煤气”指的是___(填序号);(3)干冰是固体的___(填序号),可用于人工降雨;(4)机动车司机驾车前饮用的饮料中,不能含有的是___(填序号).(5)写出上述物质中,发生分解反应生成三种物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5、写出图中仪器的名称,并用序号填空。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