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经常性损益.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非经常性损益.doc

非经常性损益.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定义“非经常性损益”是中国证监会1999年12月8日在《公开发行股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中提出的披露概念,是公司正常经营损益之外的一次性或偶发性损益。提出这一概念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投资者利益,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与透明度,使投资者正确理解和把握相关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以便做出科学合理的投资决策。项目2008年,证监会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有二十一项:(一)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包括已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冲销部分;(二)越权审批,或无正式批准文件,或偶发性的税收返还、减免;(三)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但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密切相关,符合国家政策规定、按照一定标准定额或定量持续享受的政府补助除外;(四)计入当期损益的对非金融企业收取的资金占用费;(五)企业取得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的投资成本小于取得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产生的收益;(六)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益;(七)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八)因不可抗力因素,如遭受自然灾害而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九)债务重组损益;(十)企业重组费用,如安置职工的支出、整合费用等;(十一)交易价格显失公允的交易产生的超过公允价值部分的损益;(十二)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子公司期初至合并日的当期净损益;(十三)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无关的或有事项产生的损益;(十四)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期保值业务外,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取得的投资收益;(十五)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十六)对外委托贷款取得的损益;(十七)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损益;(十八)根据税收、会计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对当期损益进行一次性调整对当期损益的影响;(十九)受托经营取得的托管费收入;(二十)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二十一)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其中单纯收益项目有六项:(二)、(三)、(四)、(五)、(十五)、(十九);其他十五项可能出现损失。但是这些非经常性损失的确定性程度有较大的差别,其中不确定损失是企业可能利用的粉饰点。此次拟新增的6个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包括:除同公司主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期保值业务外,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取得的投资收益;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对外委托贷款取得的收益;持有投资性房地产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根据税收、会计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对当期损益进行一次性调整对当期损益的影响;受托经营取得的托管费收入。此外,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第5项“企业合并的合并成本小于合并时应享有被合并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产生的损益”,征求意见稿改为“企业取得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的投资成本小于取得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产生的收益”,其涵盖的范围也有所扩大。目的“非经常性损益”是基于报表使用者对企业业绩评价、预测有用性而对“会计损益”进行的判断分离。这种判断分离的结果直接关乎到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地位、形象,关乎到企业的融资资格与融资能力。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具有可持续性: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规定申请撤销对股票交易实行的其他特别处理的条件之一是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正值。鉴于“非经常性损益”的重要性,国资委也要求国有大型企业披露“非经常性损益”信息。不仅披露,证监会还将非经常性损益概念纳入上市公司的融资要求,即“上市公司净利润”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较低者为计算依据,这就必然导致上市公司对“监管利润”的预期作用非经常性损益计算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为基础的净资产收益率=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平均净资产扣除非经常性损益表示企业正常情况下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的净收益,利用这个比率能更好的分析企业净资产的收益情况.过去,报表使用者往往更多地关注企业对“净利润”的粉饰,即使关注非经常性损益,也更多地是从漏报“非经常性收益”角度考虑,因为漏报的“非经常性收益”不会被从“净利润”中剔除,起到粉饰“监管利润”的效果。而“非经常性损失”处于被忽略的边缘,人们似乎不习惯于反向思考“损失”对“收益”的粉饰———“非经常性损失”越多,“监管利润”越大。1.非货币交换损失非货币交换可以利用较低的定价做出损失。如果该项交易发生在关联方之间,且存在大量的非经常性收益,企业就有可能利用关联方之间的资产置换做出损失。2.债务重组损失当非经常性损益中出现债务重组损失时,反映交易不公平的危险信号,因为持续经营下出现债务重组损失是显失财务理性的行为。为什么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