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招改革症结选出真正的人才.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3KB 金币:18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招改革症结选出真正的人才.doc

高招改革症结选出真正的人才.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8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招改革症结:选出真正的人才[]崔晓火约3860字招生季的高校招生办公室处处堆放着蓝色EMS封套。从国内各省快递来的考生简历,几乎每所高校都有数千份。未通过初审的简历堆在一旁,通过的则锁在以省份为单位的柜子中。这些格式相同的申请材料,如不是学生的籍贯和照片明显不同,几乎看不出差异:从年级排名、期末成绩,到获奖情况、自荐文书,几乎千篇一律。英国生态学家约翰.马金诺(John.MacKinnon)曾就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打过一个经典的比方:一个书架上放着1000本同样的书,每本定价20元,其"硬价值"是2万元;而如果每本书内容都不同,虽然总价值仍然是2万元,但其"软价值"远大于前者。如今,已有教育人士认为,多样化的生源群体对于高等教育发展的价值,犹如这些定价相同、内容各异的书籍汇集后产生的"软价值"。目前高校自主招生改革的目标,也应以兼顾公平的多样化为诉求。因此,从中学到大学,如何重塑人才评价体系这把标尺,应该是高校招生各项改革的出发点。公平还是多样十年来的高招演进,并没有从源头上,解救个性被压抑的高中生。许自文,有20年高三教学经验的安徽省六安一中年级主任,每年都要培养近50名考进清华、北大等名校的高中毕业生。在他的教师生涯中,曾遇到过不少具有个性或特长的学生,但他们都尚未发展便在应试大军中淹没了。五六年前,他在一次作文改卷时偶然发现了一名文学素质极高的高三学生。许自文被这个年轻人的文学才华打动的同时,禁不住在试卷上写下了一行批语:"渴望成大器!"然而,他很快无奈地发现,由于家长的压力,这名学生加入了理科班。后来他得知,这名学生连读两年高三???一本线也没考上,渐渐沦为平庸。这位教师在采访中也多次提到去年陕西"国学天才"孙见坤的遭遇。孙曾获因其过人的文史功底获得复旦大学自主招生资格,但高考成绩与"一本线"相差6分,虽有复旦大学破格录取的邀请却仍遭陕西省教育部门阻拦,最终只能辗转入读山西大学。许自文说:"作为老师,看到这些学生被淹没,很无奈。但拿现在的标准衡量,很多学生就不是具备特殊才能的人才,无法进入自主招生考试体系,这是谁的问题"从目前看,虽然各高校的标准略有不同,但目前自主招生的"门槛"无外乎针对拥有各类获奖证书的学生。一些无法跨越传统分数线障碍的有才华的学生,却无法进入自主招生的范畴。"高校自主招生普遍孜孜以求于整齐划一的优秀'全才',非但不利于反而有害于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正如物种的单一性对于生态系统的活力有致命的伤害一样,生源群体的单一性对高等教育的活力也有很大的损毁作用。"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郑若玲教授表示。1月23日,北京大学通过了2011年"校长实名推荐"初审名单,不同校长笔下的优秀高中毕业生的特征十分相近,"综合素质全面、学科成绩突出、志向远大、具备发展潜能、社会责任感强"。针对外界所质疑的"千人一面",北大招生办表示:中学教育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而不是大学教育的预科班。既然教育的核心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偏才、怪才就不是中学教育的目标,而只能是一个不可预知的结果。"如果真正破除了'唯分数论'的羁绊,学生们可以凭着自己的兴趣去主动学习,未来的偏才、怪才可能就在不断培养中脱颖而出,那才是真正的偏才、怪才。"北大表示。而对于改变衡量??才的单一标准,教育界内的这种呼唤并不孤单。一位"北约"联盟中的高校招生办工作人员坦言,每每看到内容趋同的申请材料,他便对国内的基础教育失望。"现在招生困难从另一方面反映了基础教育的缺陷。大学看不出人才的潜力,因为学生的现实能力就是一堆分数。"教育学者已发现,现行的高考制度,只能够以成绩准确区分出中等偏上学生,而在此水平之上学生的真实水平和差距,高考无法完全反映。在必须以高考为基础的自主招生制度中,现存的考察方式已经落后。在高招中如何衡量人才,国内亟须更科学的评价体系。高校亟须新人才"标尺"中国高考制度的弊端一直在被广泛讨论,但如何对其进行改革却始终无法形成共识。有不少呼声建议,教育部完全放权给各大高校,摒弃统一高考,建立美国那样的综合评价招生制度。厦门大学教育学者郑若玲教授对此观点持保留意见。她认为,过去的经验一再证明,全盘西化的结果无一例外是变形走样,国外的制度在中国的文化与国情土壤中,很可能"水土不服"。事实上,几乎没人认为"大一统"招生标准不应该改变。问题的症结在于,如何在现有制度下,对其进行改革。"高校应该获得更多自主权,改变自主招生名额的分配方式,不再一味根据各学校考取的人数来分配。此外也应该改善目前自主招生的考试内容,对于特殊才能学生的考核标准,高校必须细化。"吉林省某全国重点中学的高三教师赵枫说。还有越来越多的教育人士意识到,在自主招生的本质是丰富人才评价标准的前提下,能够通过高考进入高校的学生,就没有必要再进入自主招生的通道,从而为更多的学生留下机会。去年11月,北京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