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doc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三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第十五课明朝君权的加强一、课标要求:内容知识能力与层次识记教学目标:使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明太祖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废除丞相和中书省,以六部处理朝政,设置锦衣卫,以八股取士以及明成祖迁都北京、实行削藩、增设东厂等加强君主专制的基本史实,包括政治、文化方面的措施及特点。重点: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难点:八股取士。二、、知识结构明太祖加强明君权的措施朝君权加强三、学以致用年时间:明朝的建立建立者:都城:设地方:废除措施中央:废除,由分理朝政。建立特务机构:科举制度:实行靖难之役:燕王反对建文帝,燕王胜。年,迁都北京。明成祖措施继续执行政策。增设特务机构。√√√理解运用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一、选择题1、下列内容中属于元末农民起义原因的是()①政治腐败②外族入侵③灾难频繁④对外战争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明朝建立的时间是()A、1318年B、1368年C、1398年D、1421年3、明朝的开国皇帝是()A、明太祖B、明成祖C、建文帝D、崇祯帝4、下列各个王朝都城建在今天南京的是()①唐朝②宋朝③三国时的吴国④西晋⑤明朝A、③④⑤B、③⑤C、③④D、①②⑤5、明朝加强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措施中最具特色的是()A、废行省,设三司B、废丞相,权分六部C、设厂卫特务机构D、设立军机处6、靖难之役的实质是()A、削藩战争B、争夺皇位的战争C、分裂战争D、加强中央集权的战争7、明成祖迁都的原因是()A、政治动乱B、南方水患严重C、外族入侵D、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8、明朝的科举考试命题范围包括()①四书②三通③五经④四史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9、下列各项不属于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的是()A、实行削藩政策B、设立特务机构东厂C、迁都北京D、废除丞相,权分六部二、非选择题10、列举我国古代史上曾参加过农民一起的开国皇帝三人。11、列举四书。12、列举明成祖加强君权的措施。13、阅读下列材料:“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请回答:(1)上述材料出自那位历史人物?(2)此人的上述言论抨击了明朝的什么制度?为什么?(3)此人在抨击这一制度时与什么历史事件进行了对比?这一事件发生在哪个朝代?14、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到明朝,已经开始走向没落。因此,明朝一建立,便面临着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君权。那么,明朝前期是从哪些方面加强君主权力的?第十六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一、课标要求内容知识能力与层次识记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澳门的居住权等基本史实,掌握明朝对外关系的概况。重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难点:涉及的空间概念较多,学生在世界历史方面的知识储备不足,加上古今地名的叫法不一致,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不便。二、知识结构目的:时间:经过最远到达:郑和下西洋中外的交往与冲突三、(1)意义(2)戚继光抗倭背景:过程:评价:的入侵破坏我国主权,损害人民的利益。九战九捷,进入,肃清倭寇。是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理解运用1553年,学以致用一、选择题1、明朝的“西洋”是指现在的()。A、文莱以东的菲律宾、日本等地B、欧洲各国C、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地区D、大西洋沿岸地区2、郑和下西洋最根本的原因是()。A、明成祖的即位B、明朝前期,我国是世界上强盛的国家C、东南沿海地区倭寇的荡平D、与北方蒙古的交往比较友好3、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A、给皇帝购买外国的贵重物品B、促进对南洋的开发C、进一步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D、发展对外贸易4、下列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叙述,不确切的是()。A、郑和船队上装有指南针B、郑和航海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地中海沿岸C、1405~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D、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5、郑和七下西洋,最远到达的地区是()。A、非洲的西海岸B、非洲东海岸和地中海一带C、印度半岛和东南亚各国D、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6、下列关于明朝抗倭的叙述,不正确的是()。①倭寇是指日本武士②明朝中期我国沿海地区倭患严重③倭寇只在海上骚扰过往商船④戚继光曾率戚家军取得台州大捷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7、戚家军先后给倭寇以沉重打击的地区是()。①江苏②浙江③福建④广东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8、明朝的“戚家军”与南宋的“岳家军”最相似是的方面是()。A、抗击金军B、肃清倭寇C、抵抗蒙古D、作战勇敢,军纪严明9、“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出自()的诗词。A、戚继光B、岳飞C、文天祥D、郑和10.1553年,攫取在我国广东澳门居住权是()。A、荷兰殖民者B、西班牙殖民者C、英国殖民者D、葡萄牙殖民者二、非选择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