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孙权劝学教学设计精编.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七年级下册语文孙权劝学教学设计精编.docx

七年级下册语文孙权劝学教学设计精编.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七年级下册语文孙权劝学教学设计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下册语文孙权劝学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七年级下册语文孙权劝学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掌握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2.揣摩人物形象3.理解文章所揭示的道理。重点难点1.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2.刻苦治学,提高修养的重要性。教学过程一、导语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意思是生命有限,学海无涯。而智出学海。从古至今哪位能人智者不是从学海脱颖而出的?这就是说,一个人的才能是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获得的,今天我与同学们一起探究一篇关于劝学的文章:二、作者及文中人物简介1.作者: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2.孙权(182~252)字仲某,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3.吕蒙(178~219)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4.鲁肃:字子敬,三国时吴国军师。《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以史实为纬,以年月为经,按时代顺序记录了上起战国、下至五代长达一千三百六十多年的历史,书名是宋神宗所赐,有鉴于往事,资以治道的意思,主要是为皇帝提供统治人民的历史经验。三、读课文1.教师范读(或放录音)。2.重点强调下列字的读音与写法卿qīng岂qǐ涉猎shè孰shú3.找学生朗读课文注意下列句子中加线词所表示的语气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反问语气)②但当涉猎,见往事耳。(限制语气)③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感叹语气)教学生反复朗读这些句子,指读、齐读、读出这些句子的语气。4.理解课文大意结合文下注释,具体说说本文写的'一件什么事(翻译)。大胆说,说错了也不要紧,同学可以相互补充(学生解决不了的地方,教师指导进行)。提示:①通假字:邪同耶,语气词。②重点词:权谓吕蒙曰(对说)孰若孤(谁、比得上)5.出自本文的成语:吴下阿蒙刮目相看四、精读课文1.整体感知课文第一层:写孙权劝学,吕蒙乃始就学。第二层:写鲁肃与蒙议论,结友而别。2.同学们自导自演三位人物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3.文中侧面表现出吕蒙进步之快的一句是: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4.阅读全文,了解对比的写法5.此文对我们21世纪中学生有何启发五、小结新一代的中学生们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要想建设出一个发达富强的国家,必须坚持努力长期刻苦学习,用才略去完成之。板书:劝学──不学(恳切)吴下阿蒙又劝──就学(关心)刮目相看议论──结友(惊赞)七年级下册语文孙权劝学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有关《资治通鉴》的文学常识。掌握文中涉和的常用文言词语。2、过程和方法目标能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正确断句和停顿。通过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测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和其性格特征。3、情感目标同学能够懂得学无止境,学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教学重点、难点】1、揣测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和其性格特征。2、联系生活,让同学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激趣引读1、故事导入:三国时期吴国有位大将,名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可吕蒙有个毛病:不爱读书学习。孙权屡屡劝他多学点知识,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还自以为自身一介武夫,读书有何用?这回,孙权又来劝他了,结果怎样呢?让我们来看《孙权劝学》一文。2、作品介绍:本文选自《资治通鉴》,题目是编者加的。《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同学自主阅读课文下注释。)二、读译课文,理解文意1、读一读:认读:读准字音、停顿、节奏、表情,注意人物对话的语气。全班齐读。解读:边大声朗读课文边根据课下注释逐句理解课文大意,有不理解的.,同桌可以相互讨论。释疑:交流讨论不理解的语句。故事复述。2、议一议:主要讲了孙权劝吕蒙学习的故事,孙权为什么“劝”,是怎么“劝”的,“劝”的结果怎样?请仔细揣测文章中人物对话的语气来谈。卿今涂掌事,不可不学!”(语气坚决果断,神态郑重严肃,既严要求,又充溢关心、期望,希望吕蒙能胜大任。语重心长,谆谆告诫。)“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耳”(前一句表反问语气,对吕蒙辞学有责备、恼怒之意,后一句则说得语重心长,言辞恳切,足见对吕蒙的关心、保护。)“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从自身的切身体会来谈,现身说法,神情激动,语气殷切。)“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既感到十分惊讶,又由衷为吕蒙的进步感到高兴,惊异、赞许之态呼之欲见。)“大兄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