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实验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题(一)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青团****青吖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8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四川省成都实验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题(一) WORD版含答案.doc

四川省成都实验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题(一)WORD版含答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人教版必修1)2017-2018学年度高一上期期末模拟试题(二)化学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36分,第Ⅱ卷64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Fe-56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物质的使用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B)A.明矾作净水剂B.液氨用作制冷剂C.氢氟酸刻蚀玻璃D.生石灰作干燥剂解析:A项,发生反应Al3++3H2OAl(OH)3(胶体)+3H+;C项,发生反应SiO2+4HF===SiF4↑+2H2O;D项,发生反应CaO+H2O===Ca(OH)2。B项,是利用液氨汽化时吸热作制冷剂,只发生物理变化。2.下列操作或发生事故时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D)A.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后,测定稀盐酸的pHB.称量一定质量NaOH固体时,应将NaOH放在托盘上的纸上称量C.配制一定浓度的NaCl溶液时,定容振荡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到刻度线D.浓硫酸不慎沾在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再涂上3%~5%的小苏打溶液3.纳米二氧化钛常用于化妆品、功能纤维等领域中,具有良好的紫外线屏蔽作用,下列分散系中的分散质的微粒直径与纳米二氧化钛具有相同数量级的是(C)A.NaCl溶液B.Ca(OH)2悬浊液C.Fe(OH)3胶体D.油漆等乳浊液解析:胶体中胶粒的直径在1~100nm之间,与纳米二氧化钛的数量级相同。4.如图是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的颜色变化,其中无色溶液X是(B)A.稀盐酸B.稀硫酸C.硫酸钠溶液D.碳酸钠溶液解析:无色溶液X中加入紫色石蕊试剂显红色,则X呈酸性,又因其能和Ba(NO3)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知X为稀硫酸。5.等物质的量的下列物质与足量稀硝酸反应,放出NO气体的物质的量最多的是(A)A.FeB.FeOC.Fe(OH)3D.FeSO4解析:与足量的硝酸反应,放出NO气体的物质的量要想最多,该物质失电子数最多,Fe由0价到+3价,失电子为3,FeO由+2价到+3价,失电子为1,Fe(OH)3与硝酸发生酸碱中和反应,没有NO生成,FeSO4中铁有+2价升高到+3价,失电子为1,综上所述选A。6.由铁、锌、铝、镁四种金属中的两种组成的混合物10g,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为11.2L,则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C)A.铁B.锌C.铝D.镁解析:由金属与酸的反应可以算出,产生标准状况下11.2L的H2时,需要各金属的质量分别是m(Zn)=32.5g,m(Fe)=28g,m(Mg)=12g,m(Al)=9g<10g。即只有当Al与其他任意一种金属混合才合理。7.在溶液中加入足量Na2O2后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B)A.NHeq\o\al(+,4)、Ba2+、Cl-、NOeq\o\al(-,3)B.K+、ClO-、Cl-、SOeq\o\al(2-,4)C.Ca2+、Mg2+、NOeq\o\al(-,3)、HCOeq\o\al(-,3)D.Na+、Cl-、COeq\o\al(2-,3)、HCOeq\o\al(-,3)8.下列有关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D)A.Na久置于空气中最终生成NaHCO3B.Mg比Al活泼,更易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H2C.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粉有红棕色固体生成D.铜粉与稀硫酸不反应,加入一定量硝酸钠后铜粉溶解解析:Na久置于空气中最终生成Na2CO3,A项错误;镁只能和酸反应生成氢气,B项错误;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粉生成的是Fe3O4,黑色固体,C项错误;铜在H+、NOeq\o\al(-,3)存在的环境中反应,D项正确。9.“封管实验”具有简易、方便、节约、绿色等优点,下列关于三个“封管实验”(夹持装置未画出)的说法正确的是(A)A.加热时,①中上部汇集了NH4Cl固体B.加热时,②中溶液变红,冷却后又都变为无色C.加热时,③中溶液变红,冷却后红色褪去,体现SO2的漂白性D.三个“封管实验”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是可逆反应解析:加热时NH4Cl固体分解生成NH3和HCl,在封管上部温度较低处两种气体结合又生成NH4Cl固体,A正确;加热时NH3·H2O分解,氨水浓度减小,碱性减弱,溶液红色变淡,冷却后,NH3在溶液中溶解度增大,NH3·H2O浓度增大,酚酞溶液又变红,B错误;含SO2的品红溶液呈无色,加热时,溶液变红,说明SO2对物质的漂白不是永久性的,C错误;三个“封管实验”都是在对比加热和冷却不同条件下的物质变化,不符合可逆反应“相同条件”的定义,D错误。
立即下载